/>
“为什么?”
“不公平啊!”
王布犁自顾自的饮了口茶。
因为朱元璋的缘故,大明废弃了大宋那种浪费时间的斗茶之类,还有添加杂七杂八的玩意。
“相比较而言,还是南人更加容易中进士。”王布犁用手沾水化了一道杠子:
“当然这个还得是元朝留下来的遗患。”
朱元璋仔细回忆了一下。
他开了两次科举,确实是南方的进士过多,而北方寥寥无几。
他一直都以为是南方儒家文化传承重。
毕竟北方自从大宋就没有握在手里。
“怎么讲?”
“元代皇帝尽可能重用北人,而提防曾经反元的南人的做法,使南北隔阂的观念常驻人心。
元朝统治下的宋金遗民发现自己并未如朝廷曾许诺的那样重新联合起来,而是要在偏见的隔阂下交涉。
这种差异反映在北人与南人之间在政治、文化上的紧张关系。
前者被派遣南下,治理南宋的旧江山。
后者则无缘服务于新政权,还不得不与新来的北人谈判,被迫让出自己的本土利益。
南人指责北人没教养、没文化。
而北人则认为南人心胸狭隘、自以为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达成政治上的调和。
蒙古人采用举荐而非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在被元廷严重排挤的南人心中播下了怨恨的种子。
元朝覆灭后,他们为了扭转这种不平衡的态势,便寄希望于大明能够恢复科举制度。”
王布犁的这番话让朱元璋思考了许多,才点头:
“是这样的。”
以刘伯温、宋濂为首的文臣,都是如此建议的。
他们代表的是南人想要在新朝站稳脚跟的心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