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烤炉一样,直接把林三七烤成了林地瓜。
等林三七回到东棉花胡同时,发现自己父母、潘晔,还有两个小侄子小侄女都在。
林三七放下手中的酒坛子,抱着率先跑过来的侄子侄女各亲了一口,尤其是林真真,虽然二哥二嫂真不咋滴,但大侄女还是可爱的。
潘晔一听丈夫回来了,赶紧从屋里飞奔而出,新婚燕尔一分别就是一个月,不思念是不可能的。
“三七,你怎么才回来呀。”
林三七抱着小娇妻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没办法呀,我这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四处奔波呀,不过还好,这趟出去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潘晔有一个优点,就是男人的事业不多问,于是高兴地提醒道:“爸爸妈妈已经被我叫到家里来住了。”
金采凤这时候也听到小儿子的声音,快速跑了出来,结果看到抱在一起的儿子儿媳,会心一笑又回到了屋里。
林苦参正在睡午觉,听到声音睁开了眼睛:“我好像听到了七仔的声音。”
“嗯,七仔回来了,看样子挺高兴,估计那批茅台肯定给他带来了大收获。”
“唉,这小子,直接把茅台酒厂都搬空了,600万美元眼睛一眨都不眨地花出去,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前浪都要死在沙滩上了。”
沈院长回到首都后,就跟老林大夫讲了林三七在贵州的壮举,所以老两口也知道茅台的事情。
就在这时,门被打开了,林三七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老爸,阿妈,我回来了,哇,到底还是空调凉快啊。”
东棉花胡同,林三七的宅子里,经过上级部门特批,专门拉了一根大功率的电线过来。
林三七一口气在卧室、客厅、书房、客房、餐厅都装上了空调。
这空调是从香江购买的,台式机,安装在窗台上非常方便,制冷效果也不错,总之把一个小房间打冷绰绰有余。
同时林三七还买了几台冰箱、洗衣机回来,甚至还有一台米国进口的彩电,虽然每天只能看一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但这好歹也算是在1961年迈入了现代化社会。
林家的宅子是独门独院的,隐私性很好,装这些家电也不怕人看到,当然多年以后,这些家电会不会成为林三七的“罪证”就不知道了……
潘晔是个孝顺儿媳,借口一个人住家里太冷清不安全,于是把公公婆婆从格格府接过来了。
林苦参也不是没见识的人,早在解放前就知道空调的好处,加上他也不是没苦硬吃的人,既然儿子家有空调,于是美滋滋也享受起来了。
金采凤有点心疼地看着小儿子:“你瞧你,在南方跑了一个月,人都黑了,茅台不就是酒嘛,至于你亲自押运吗?”
林三七心想自己不押运可不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半路被人偷个几吨茅台走,那损失都是上亿了。
“阿妈,这批茅台我有大用,必须亲眼看着。闹,我这手里两坛酒是50年陈的,老爸,阿妈,我们晚上一起尝尝这顶级白酒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