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鸡飞狗跳也好,天崩地裂也罢,只要能根除积弊,就值得!”
张居正答道:“臣谨记皇上教诲。”
“好。前些日子,朕下诏给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湖抚台藩司、四川抚台藩司、云南抚台藩司以及镇守沐府,给他们出了个题,叫如何振兴当地经济。
同时朕也把这个题目,给到了南北国子监,金台等几所大学,叫教授学子们,给原籍家乡的经济振兴把把脉。
他们陆陆续续交了答卷,朕叫通政司都整理了一遍,都在那里。”
朱翊钧指了指靠窗户桌子上厚厚一叠的文卷。
“四位师傅,我们一起评论一下地方官员的答卷。看看这些地方父母,对治下是不是心里有数,对如何振兴当地经济有没有谱。
我们然后再看看国子监等几所大学学子教授们的答卷,集思广益,看看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也算是一场头脑风暴.看完这些答卷,我们再进一步讨论,如何振兴云贵川三地经济,提高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用经济手段巩固改土归流的成果.”
“遵旨!”
张居正四人欣然应道。
朱翊钧即位后,对于大明国策以及其它军国方针政策的决策,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套路。
他先和四位资政开闭门会议,把方向和大纲讨论出来。
草案再由通政司发给各朝议大夫,让他们做好功课,再预期召开御前朝议会议,大家就这些方向和大纲展开讨论,再讨论过程中,把决策条目细则,一一确定下来。
最后会议达成一致,或者朱翊钧拍板,做出决定。
再以诏书等形式公布,指定具体执行人、监督人,开始执行。
吃了中饭,几人继续讨论,终于在下午两点多,拟定出一份条目草案来。
朱翊钧看了一遍,“好,司礼监正式行文,发给通政司,叫通政司发给在京的各朝议大夫,四天后还在紫光阁,召开御前朝议会议,讨论这份西南经济振兴计划。”
“遵旨!”
环视张居正四人一眼,朱翊钧继续说道。
“趁着四位资政师傅都在,我们把几件悬而不决的事情定下来。”
见四人无异议,朱翊钧先说第一件。
“府改郡,以及两个直隶州。
国制已定,地方分三级,省、郡、县,其中郡由此前的府改过来的,知郡、同知等官职和郡一级机构不变。
省一级设承宣布政司、司理按察司、提督兵备司,主官分别为布政使、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