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皇上一直有说,强国富民的根基在于教育。教学育人。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信念、有学识、有品行、有纪律的少年和青年,大明才会彻底改变。”
蔡茂春点头附和:“是啊,皇上一直想在大明实行义务教育,让大明所有六岁以上孩童都能上学,都能识字学文。
皇上的宏图大志一定会实现。只是现状也只允许一步步来。”
潘应龙摇了摇头,“惭愧啊,松江府开始推行每县两到三所小学,初步开始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学生在顺天府,京师五城,大明首善之地,天子脚下,还远远落后,真是心生惭愧。”
其他人连忙安慰道:“凤梧,不要这么说。松江府有个上海县聚宝盆。顺天府有什么?全靠你一手一脚地筹集出来,做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了。”
潘应龙举起酒杯:“多谢诸位的勉励,在下再敬诸位一杯.”
吃完饭,潘应龙拉着南宫冶和沈万象回到顺天府衙。
他往签押房书案后一坐,嘴里还喷着浓浓酒气。
“南宫,千鹤,今晚我们三人加个班,把总结文书写出来,明日呈给内阁和通政司。”
“好!”
“这总结文书最后是要呈到皇上御前,南宫,文字必须由你来执笔啊。”
南宫冶做过朱翊钧的机要秘书郎,由他执笔写呈到御前的总结报告,当然是最好不过。
他笑了笑,当仁不让地应道:“好,这是属下的本职事。
南宫冶长处在于心思缜密,执行力强,最适合做曹随萧规的事情。
他这位前机密秘书郎现在被朱翊钧外派到顺天府担任长史,下一步就是少尹,然后接替潘应龙执掌顺天府。
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很多时候,潘应龙也会把许多事情交给他处理。
比如这次游乐会,南宫冶就挂了组委会副主任兼长史一职,专理繁琐的庶事。
这是在锻炼南宫冶。
“千鹤,你负责收集资料,核算数字。记住了,皇上圣明,洞悉如烛,尤其是数字方面,一定要算清楚,一点纰漏都不能出。”
“是!”
“好,现在开始吧。南宫,你写完一页,我就在这里审查一页。”
三人分工合作,开始写总结报告。
这也是万历朝中枢地方的官署。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