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之不易,长此以往,恩渐断,仇渐生。柳兄,恩与仇,不过一念之间。”
过了十来分钟,风更大。
众人闻声转过去,齐刷刷地看着两人。
其余的文官都是昂着头,带着俯视的神情看着全成焕、金诚一和李载义。
两扇宫门被刷成红色,除了油漆味,还有淡淡的新木料气味。
“好,公子,我们要马上动起来,不能让那两位参谋官生疑。”
尹恩顺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施恩若大,无以承重,或成灾祸。”
“嗯,那你去办事吧。”李山海鼻子一哼,冷然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他是柳成龙的同窗好友,出身寒门,不被朝堂上出身名门的官员们看重,现在是司谏院正言。
今日我殚精竭力,设下此计,苍天定会佑我朝献,一举成功。而后我等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定能化茧成蝶,中兴大同。”
但是没人敢提出来进朝堂里去避避风雪。
看到全成焕三人走过来,最前面的李山海仰着头,居高临下地问道:“上使们来了吗?”
两人来到南门门洞前,等了十几分钟,看到全成焕骑着一匹高大的青海马,带着十余位骑马的警卫走在最前面,后面是扛着滑膛枪,列队整齐的特战团。
“是!”
“都承旨,特战团团长全成焕带着一营兵马,奔南门来了。”
“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永远没有折中的路可走。戊辰之变,让朝献元气大伤,奄奄一息,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
“大成大败?柳兄,我们为什么不先好好总结戊辰之变的根源,再从长计议?”
“金兄,你的人马安排好了吗?”
全成焕又陪着两位参谋官转了一圈,他们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一个班的警卫,骑马离开。
金诚一和李载义脸上满是惊喜,转过头来,向混在百官人群中的柳成龙递了眼色,三人相视一笑。
全成焕看着两人的背影,一直目送到背影消失,挥挥手道:“留下一个连,看住南门和南门大街十字路口。”
柳成龙有些不悦,“我多施恩于全九,为何还成了灾祸?”
三人转了一圈,回到朝堂前空地上,全成焕的一个营已经守住了宫门,并在周围布好了岗哨。
“公子。”全成焕拱手热情地叫道。
戴着圆檐毡帽,背着行李,扛着滑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