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改革方案分发到吏部和光禄寺,一个审批机构配置,另一个审批编制,按照惯例,确实应该有风声跑出来。
“凤磐公,学生听说,潘凤梧、郜子元(郜永春)、曾三省(曾省吾)以及先生你,都被传闻是通政使的人选。”
张四维心中一喜,但脸上还是不动声色。
“通政使一职,老夫倒是想去争一争,可是强敌如林啊,各个都不是善茬啊,难以得偿所愿。”
“凤磐公,学生认为,先生的机会非常大。”
“哦,从何说起?”
沈一贯精神一振,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探。
“凤磐公。
郜子元性情刚直,当了通政使除了得罪人还是得罪人,如何连通内外?再说了,他只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资历方面根本无法跟先生和曾三省比。”
曾省吾有个趣闻。
他生于嘉靖十一年,在嘉靖三十二年中丙辰科进士。而他的父亲曾璠在嘉靖四十一年才中壬戌科进士。
按照科场规矩,父亲曾璠得叫儿子曾省吾一声前辈,自称一声学生或晚生。
沈一贯继续分析,“凤磐公,曾三省朝堂上下都知道他是张太岳的心腹爱将。皇上会任命他为连通内外的通政使吗?
张太岳听说跟司礼监冯公的关系,非同一般。”
张四维欣慰地点着头,“不疑,你真是大有长进,悟到了,这些官场的玄机,你都悟到了。
没错,皇上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让张太岳的人尽据勾连内廷和外朝的要紧之处。”
沈一贯备受鼓舞,继续说道:“凤磐公,如此说来,能与先生你争一争通政使的,只剩下潘凤梧了。
他资历虽然远不及凤磐公你,可他简在帝心,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张四维沉默了一会,只是答道:“潘凤梧在顺天府少尹职上,政绩有目共睹。”
看到张四维有打退堂鼓的意思,沈一贯急了。
凤磐公,你如此不思进取,以后还叫学生如何追随你?他毫不犹豫地建议道:“凤磐公与张相关系匪浅,要不要再去说道说道?还有鉴川公,他是西苑旧臣,皇上跟前也说得上话。
鉴川公怎么说都是先生你的亲舅舅,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要不要学生出面去王府说一下,请鉴川公在皇上面前,替先生你美言几句?”
张四维不置可否,继续保持着沉默。
马车在继续行驶着,哒哒的马蹄声就像锤子一样,敲在两人的心上,窗外的风景,缓缓闪过。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