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意?”张学颜也听出意思来,“张相,你说是钦天监把蒸汽机改在架子上,装上轮子安在这铁轨上?”
张居正还没来得及回答,胡如恭一拍手掌,“张相,张长史,你们这么一说,下官觉得没错了!此前我们谁能想到,烧水的锅,还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派上这么大的用场!要不是我们在几家厂矿亲眼所见,谁敢相信?
钦天监那些神人,能把蒸汽机造出来,肯定能把它造小了。只要能把动力解决了,车厢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我的个乖乖,不敢相信啊。真要是有那么一天,蒸汽机喷着气沿着铁轨,拖着长长的车厢,在这燕北大地上行走。
我的乖乖,真是不得了。”
张学颜也赞叹道:“是啊,那蒸汽机虽然跑得不快,但是力气大啊,十节车厢说走就走。到时候人和货可以装。
跑得没有马快,可它只要有煤有水,可以不眠不休地一直跑下去啊。”
三人并站在驿站外面的平地里,看着远处。
阳光下天气有点热,地面的热气上升,一眼看过去,光线在热气中曲折,让远处的景象恍惚迷离,像是现实,又仿佛在梦幻。
巧了,在驿站房间里休息的朱翊钧和杨金水,也在讨论着铁路和火车。
杨金水递上一杯热茶,“皇爷,茶水刚刚好,请你润润口。”
朱翊钧接过来,轻轻抿了两口,放到茶几上,“金水,京津铁路和津滦铁路开修了吗?”
杨金水愣了一下,但他机敏,马上反应过来,皇上指的是京大和滦大铁路。
“回皇上的话,兵部的批文一下来就开始修建了,一点都不敢耽误。”答完后杨金水又补了一句,“京津线,津滦线,皇上改的好。”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大沽到京师就叫京大线?朕的规划里,有京师到大同的铁路,那个才叫京大线。”
“奴婢明白了,以后这铁路线的名字,请皇上钦定。”
朱翊钧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铁路要加紧修。以前钦天监虽然有黄道林等众多能工巧匠,但是一盘散沙,十分力用不出三分来。
现在好了,东垣郡王世子朱载堉出掌钦天监,没一年就把钦天监管得井井有条,几个研究所也不是各自为战,终于知道遵行朕一直在强调的协同作战。
黄道林得以全身心,带着机械所蒸汽机车组几十名工程师,投入到蒸汽机改进上。进展很快,明年就能有原型机出来了。”
“奴婢听说,皇上给了黄道林不少指点,还御笔亲绘了草图,帮他们解决了好几个关键性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