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皇上念在先皇情面上,下诏赠户部尚书官阶,按礼厚葬。
可是用不了多久,没人会记得嘉靖朝裕王府的那位擎天柱石,叱咤嘉靖、隆庆两朝阁老和户部尚书,高新郑,高大胡子。大家能记住的,可能就是他做的那么两三件事。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唉,‘世间谁是百年人。’”
众人寂静无声。
停了一会,舒友良又问道:“张元辅抱了殉道之心吗?”
海瑞紧闭着眼睛,像是竭力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过了一会,他再次睁开眼睛,双目赤红,他站起身来,伸手推开窗户。
只见一轮上弦月挂在天幕上,弯弯的如同一把白玉吴钩,能斩断时空的羁绊,却斩不断人世间的哀怨和惆怅。
“友良啊,殉道二字,从你嘴里轻飘飘说出来,要亲行它,却是重如泰山,压得喘不过气起来。”
舒友良突然问道:“老爷,当年你买好棺材,写好奏章,准备以死进谏世宗皇帝时,是不是也抱了殉道的念头?”
海瑞转头看着舒友良。
众人也看着他,黝黑的脸如岩石,不大的眼睛清澈通透,却深不见底。
海瑞仰头看着明月,喃喃地念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大明,大明!老夫和太岳,都是为了心中这轮明月。”
众人看着他削痩的背影,双眼都有些湿润。
海瑞转过头来,看着舒友良等人:“治国理政,整肃纲纪,老夫不如张太岳。起衰振隳、力挽狂澜老夫更不如他。
老夫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舒友良摇了摇头:“老爷的臭脾气,满天下都知道。对于那些儒生士林来说,你就是个臭粪缸,犯不着跟你一般计较。
可是张元辅做的事,刀刀在刮庙堂那些衮衮诸公的血肉,万一不堪设想啊!”
海瑞笑着说道:“狗才!有你这么说自家老爷的吗?”
舒友良嘿嘿一笑:“老爷,我性子直,说话难听,却是直来直去.”
正说着,数百警卫军冲了进来,迅速包围了那五百名被免官吏。刚才还喧闹沸腾的院子,一下子安静了。
舒友良笑嘻嘻说道:“这雄鸡大的胆子,刚才还上蹿下跳,又蹦又跳,嚷嚷着要去承天门碰死。
这会怎么个个都老实的跟鹌鹑一般。”
海瑞瞪了他一眼,“少说风凉话。”
京城,吏部尚书方逢时匆匆进到张府,仆人打着灯笼,照着路,引到书房里。
“元辅,通州驿站之事,你怎么处置的?”方逢时一进门就问道。
“金湖来了,”张居正从书案上抬起头,满是血丝的眼睛眯着看了几秒钟,才看清楚是方逢时,连忙出声招呼。
“请坐。这么晚,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