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仁政。
法治是法家卑劣粗鄙之法,冷酷无情、害民祸国。
杨金水看着四位名臣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嘿嘿一笑,终于知道皇上的厉害了吧,慢慢来,还有让你们更加惊喜的在后面。
他起身为朱翊钧和胡宗宪四人换上热的新茶。
今日被朱翊钧召来参加这样重要的会议,杨金水这些日子惶然的心情被一扫而空。
二月初一朝会,也是皇上的登基大典,高拱那一出,怎么看都十分丑陋拙劣。杨金水知道,高大胡子的仕途完蛋了。
唉,自己怎么摊上这么个猪队友?
自己配高拱,冯保配张居正。皇上莫非是一块瘦肉搭一块肥肉。
高拱倒了台,身为盟友的自己怎么办?倒台是暂时无虞,可是也跟着前途暗淡啊!
内廷老祖宗之争,自己就落于下风了。
这些日子,杨金水心里十分烦躁,日夜忧虑。
今天突然被召到西苑来,杨金水还很忐忑。
可是看到与会者,心情大好,尤其是看到竞争对手冯保都没资格参加。
他很快想明白了,自己在皇上心里,还属于核心的近臣。
按照新的说法,还属于核心决策层!好事啊!杨金水心情瞬间大好。
但是他也牢记自己的身份,多听多想少说。
朱翊钧端起杨金水换的新茶,轻抿了一口,继续说道。
“那些大儒,对法治谈虎色变,动不动就是说仁政德治,其实就是人治。
为何?
因为衡量是非对错的道德标准掌握在他们手里,时而高耸入云,时而低陷谷底,主打的就是宽己严人,灵活机动。
现在朕要钦定律法条例,以为治国准绳,关键是抓住是非对错的标准。”
四人心里一凛,抓住是非对错的标准。这一招又准又狠啊。
“法治,说是法治,不管律法条例多么得完善,执行的还是人,说到底还是人治。可朕为何还要坚持以制管人,以法治国?
万事有衡。管人治国,总得有个标准,不能事事由朕来评判裁定。朕先把是非对错的标准定好,你们施政理事,就按照这个标准去比,做得好就是好,做得不好就是不好。
以前都察院是监察机构”
赵贞吉听到朱翊钧听到都察院,眼睛一亮。
“说是风闻言事,互相弹劾,查实属实者嘉奖,不实者不罚。居然还是广开言路的典范。朕觉得着实可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