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晚辈们,多是嘉靖四十五年和今年录取的进士,走了门路留做了京官,正想着谋个锦绣前程。
前些日子里,都察院整饬吏治,纠正风纪,这些人挨了处分。
后来光禄寺和吏部搞了中枢改制,这些人因为背了处分,要发拣地方州县效用,死皮赖脸地不肯去。一边想法子走门路,一边在这里喝酒胡说八道泄愤。
不必理他们,吏部那边下了文,下月十五日前必须离京赴任,违令者一律夺职,赶回原籍。到时候会走的。”
屠隆好奇地问道:“刚才他们说要去叩天阙直谏。”
王世贞不屑地说道:“他们喝了酒,连凌霄宝殿都敢去砸几拳。等他们清醒了,连西苑西安门都不敢直视。叩天阙直谏,呵呵,他们也得有那个狗胆!不必管他们!”
汪道昆长叹一口气:“老夫刚下船,在朝阳门看到那让人又惊又喜的一幕。进了东城,所见所闻,以为这世道变了。
进了醉风楼,看到这醉生梦死,还有这些士子官员们的醉言疯语,老夫才明白,这世道变了,却又没有完全变。”
王世贞摇了摇头答道:“伯玉兄,这世道啊,那有这么容易就全变了。依我说啊,能在变,就是好事。”
汪道昆眼睛一亮,“凤洲兄做了太子侍讲,学问大涨。”
王世贞想苦笑,又不敢,只能讪讪地说道:“太子侍讲,不是什么好差事,少提,还是少提。”
汪道昆看了他一眼,“胡汝贞出京了?”
“六天前就出京了。四天前在大沽上了大船,扬帆南下,说是在威海港会合玄武水师,然后玄武水师改朱雀水师,连同抽调各营水师整编的南海靖海水师,一同南下。”
“四天前从大沽去了威海?原来我们在登州海面遇到的那支船队,应该就是胡汝贞行驾。
当初在东南剿倭结识的故友,胡汝贞南下,戚元敬北上,王子荐在淮安。俗世洪流,我等皆随波飘荡,想再见一面,难啊。”
王世贞笑道:“伯玉留在京城,等他们凯旋归来,不就又能相见了吗?”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