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雨戏拍完,不过这似乎也取决于演员的发挥。
收工之后,拍摄器材自有人处理,这时一位男子向刘周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刘导,拍完了?”
“拍完了,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前两天,我听说你在这边拍电影,就过来观摩学习一下。”
男子正是宁昊,他之前专门前往好莱坞学习科幻特效大片的拍摄,这一待就是大半年,年都是在漂亮国那边过的。
“你都已经学了这么久还观摩学习个啥,最重要的是实践。”
“我准备先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好好总结消化一下在好莱坞学到的东西,然后就准备拍摄我的第一部科幻电影。”
“准备自己原创还是改编科幻小说?”
“改编吧,原创国内除了你好像还没谁能够写出一个好的科幻剧本,除非刘导你给我写一个。”
“我现在哪有时间给你写,你还是去改编吧。”
两人坐上了同一辆车,开往酒店的路上,刘周不禁问道:
“在好莱坞那边待了那么久,感觉怎么样?”
宁昊听到刘周这话,不由叹了口气道:
“去了好莱坞我才明白刘导你为什么说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电影工业了,我们和好莱坞技术上的差距太大了,我感觉起码相差了二十年。”
“哦,有这么大么?”刘周笑着问道。
“有啊,以前还是自己坐井观天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希望电影的画面效果接近《拯救大兵瑞恩》的感觉。
可如果采用胶片拍摄,哪怕我们采用同样的胶片,同样的摄影机,甚至拍出的画面都一样,可咱们国内洗印厂也没有哪个能洗出同样的效果,这就是差距。
前两年《七宗罪》的摄影师戴瑞斯-康吉到北电交流,讲到《七宗罪》的洗印采用的是留银冲洗。
交流之后,摄影系的老师就找洗印厂的技术骨干采用留银冲洗,实验了好多次,但就是洗不出那种效果。
而《拯救大兵瑞恩》采用的是同样的洗印技术,而且技术难度更高。”
想到国内电影产业的现状,宁昊不禁再次叹了口气道:“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不在设备上,而是在技术上,我们尤其缺乏优秀的技术人才。
洗印都算好,毕竟还有专门的洗印厂,灯光和美术这些差别更大。
比如索尼的F900摄影机,国内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