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
能否做出符合要求的打斗设计,算是一个考题。
这是他们两个心照不宣的约定。
如果房龙自己能找到方案,动作这块,就全由房龙来负责。
后续他就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如果不能,那就老老实实只当个演员,收钱办事就行了。
房龙干了这么多年,当然不愿意只做一个纯粹的演员。
面子上挂不住不说,也有利益方面的原因。
能不能深入参与创作,关系着你能不能上桌吃更多。
这不是为了说服小陈,而是为了说服其他投资人。
毕竟,小陈只占40%,如今似乎是有成为惯例的趋势。
下一部《飓风营救2》,剩的那60%怎么分,大家都在争取。
金棕榈之后,太多人看好小陈的电影了。
连这种还没开拍的电影,都开始有人惦记其第二部了。
杨守成专门打电话,给他说过这事的重要性。
房龙摇了摇头,把思绪继续集中在动作设计上。
其实他混了这么多年,见到的动作类型太多了,心里的想法远不止一套。
关键在于,小陈想要的是哪一种。
他手上不停地尝试着各种动作,自己打一段就感觉不太对劲。
确实和他以往风格差太远了。
如果只是他自己觉得不对劲还好,万一观众也感觉怪异,以至于出戏,那就难办了。
房龙以前是演员、导演、制片都混着干的角色,自然会考虑电影后续的上映问题。
想来小陈和他的定位相似,也是这种一肩挑的类型。
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
原来是这样吗?
房龙眼睛亮起来。
他有些明白,为什么之前好几次,在小陈面前饰演套路,都通不过的原因了。
也就是说,既要尽可能保持原有风格,又要符合新剧设定、特点。
那么我之前的风格是什么样呢?
或者说,观众眼里,我是什么样的?
房龙到这里,他应该是走对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