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代价,也要请大明出手,从而平定内忧外患的乌斯藏。”
朱元璋的眼中精光一闪,当即开口道。
“没错。”
“而且有一点您没有想过,那就是从始至终都是无私藏自己内部的斗争。”
“在中原就相当于政治上的斗争,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如果不是覆灭之危,他们永远不会求大明出手。”
“毕竟他们也想得明白,一旦大明介入这场战争,一旦大明介入他们的内部斗争。”
“他们所居的这座乌斯藏,还能是他们的么?”
“所以除非到紧要关头,生死存亡之际,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让大明出兵。”
话罢,朱棡拿起茶壶,为朱元璋添上一杯新茶,然后再是李善长,最后才是自己。
“大明设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名义上就是保护平民,但不干涉其内部政治,以及他们之间的尔虞我诈。”
“但是暗地里,派人挑拨各部落,使其陷入无休止的斗争。”
“而只要其内部八成以上的兵力,都在内耗,还是永久性的内耗,那这许久积怨的仇恨,就不是谁想停下来,就能停下来的。”
“至于咱大明所付出的,比起武力镇压,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朱元璋重重的锤了一下石桌,便是满脸笑容道。
“而且,纵然不能使其完全汉化。”
“可是千百年来的仇怨,他们的重心也不会放在大明的身上,依旧还是彼此部落之间。”
“毕竟这般的愁怨,非灭绝不可洗刷。”
“那只要他们永远陷入无休止的内部斗争,那我大明西南边疆,就可以永远安稳。”
“这是千百年来的大计。”
李善长也是在思索片刻后,开口道。
“如果一策就能平戎,这世上的事情,就会简单了很多。”
“但很显然不能,所以有些事情,还必须我们自己来,力求两全其美,皆利于我大明。”
“毕竟国与家,才是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
“至于所谓的和平,无不建立在流血牺牲上,那我希望这份流血牺牲,非我大明将士。”
朱棡也是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道。
“这个孩子.”
朱元璋看向有些感慨的朱棡,眼中止不住的闪过满意之色,但心中又是轻轻叹了口气。
论起兵法韬略,朱棡百战百胜,以一己之力压制草原,被誉为战神。
这一点上,太子朱标比不了。
而论起政治手腕,本来以为是朱标略胜一筹,可今日这一番言论。
这又是让朱元璋刮目相看,不管是兵法韬略,还是政治手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