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它简直就是‘游击战术’的完美结合!”
夏尔心下暗赞一声。
虽说这些对夏尔这个现代人而言不是秘密。
但一战时期的将军,许多人还执着于“进攻”、“防御”,甚至是“骑兵”、“堑壕”、“大炮”,并认为它们可以解决一切战争问题。
提贾尼能这么快总结出火箭炮的优点也算难得可贵。
夏尔认为,这或许与提贾尼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有关。
在战术新旧更替并高速发展的时代,战斗经验往往意味着古板和固执,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所谓的经验也深信这些经验可以为他们带来胜利。
“我们有多少这种炮?”提贾尼望向夏尔,眼里带着期盼:“两个炮团全都是?”
“不,将军。”夏尔回答:“我们或许只来得及生产一个车载炮团,另一个炮团只能是原版的。”
“明白。”提贾尼点了点头:“现在物资紧缺,能有一个车载炮团已很不容易了。”
提贾尼清楚这个,别的部队连找双靴子都难,自己却能装备这种高大上的火箭炮,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如果不是夏尔,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这待遇!
提贾尼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夏尔有意为之。
107火箭炮的优点在于它在任何场合都能使用,丛林间、高地上、战壕内,用边三轮、马匹都可以牵引,人力推也行,行军状态全重只有三百多公斤。
必要时还可以将发射管一根根拆解运输,到达目的地再拼装。
车载火箭炮固然好,但它依旧过于依赖公路和环境。
全部改成车载火箭炮就失去了灵活性,很容易让部队乃至提贾尼这样的指挥官都产生一种惯性思维不去开发107火的游击潜力。
所以,不是“来不及生产”。
而是夏尔的目标很明确:
两个火箭炮团,一个车载用于对付德军炮兵,另一个原版用于配合部队作战。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