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
“等过完年,你们一起去广东,把广东省和广州府的主官全部换下来。
“包括布政使、提点邢狱、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广州知府、广州提刑官,还有所有的参政。
“因为按照我定下的规矩,你们实训过的地方,在我选出太子之前,你们的直属上下级和同级官员,都不能进京任职。
“现在你们都到了布政使、参政、知府这一级,你们的上级和同级官员有机会在十年内进京。
“所以这一次就不让你们有普通官员当上级和同级官僚了。
“我同时也是想要看看,你们这群人在没有普通官僚的协助的情况下,能不能稳妥的处理整个省份的高层事务。”
现场的十二个皇子明显卡顿了半秒钟,然后才反应过来一起躬身领命:
“儿臣遵旨……”
此时他们的心中,仍然还在疯狂的转着圈,猜测自己父皇的真正意图。
把十几个皇子集中到一起实训,这在以前还没有发生过,让十几个皇子直接负责一个地方的管理,也是前所未有。
他们这些皇子之间是不是竞争身份?皇帝是不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的直接对比来选出继承人?
现在的勋贵藩君继承人筛选制度,就是在勋贵和藩君满六十岁的时候,从所有的儿子之中筛选。
自己父皇现在五十岁了,应该也是准备在六十岁的时候选出继承人?
但是,一个省的那么多官职,谁来当高级的主官?谁来当次级的佐贰官?谁又只能当低级官员和部门主官啊?
关键是,当知府和参政的人,怎么和当布政使和提刑官的上级竞争啊?
当布政使的能不能给知府下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当知府的能不能主动给布政使制造麻烦?
如果做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被皇帝父亲发现了,会不会直接淘汰出局?
在这种情况下,让地位没有本质差别的兄弟们,能够配合自己做事的能力,是不是也是一种脱颖而出的方式?
甚至于,父皇就是想要考察这种能力吗?
只要稍微动脑子想想就觉得非常的麻烦啊,皇子们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到应该怎么做。
只能揣测自己这位特立独行的父皇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朱简烜看着儿子们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果然继续说明自己准备好的更加我详细的安排了:
“老大当布政使,老二当提点邢狱使,老三当按察使,老四当都指挥使。
“老五、老六、老七、老八你们四个,去给四司衙门的兄长当佐贰官,同时担任下属主要机构的主官。
“老九、老十、老十一、老十二你们四个,首先挂布政使司参政的官衔,同时再兼任一个下属主要府的知府和提刑官。
“老九你去当广州知府,老十当广州提刑官。
“名义上的职务是这样安排的,但是你们这个职务负责的具体事务,不是你们自己决定的。
“全部都要由你们兄弟内部协商讨论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