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694章 你们这些老家伙也有今天

第694章 你们这些老家伙也有今天

   阿瑟·汉德逊进入《是,大臣》模式。

    《是,大臣》的经典四阶段:第一阶段,宣称什么事都没有。

    第二阶段:也许有事发生,但不应该采取行动。

    第三阶段:也许应该采取行动,但什么都做不了。

    第四阶段:也许当初能做点什么,但现在已太迟了。

    韦伯夫妇是学者。

    阿瑟·汉德逊作为工党领袖是政客。

    所以韦伯夫妇所担心的,正是阿瑟·汉德逊所希望的。

    工人闹事好啊。

    最好大闹特闹,闹到劳合·乔治内阁倒台,那样工党的机会就来了。

    阿瑟·汉德逊要上台,需要等待时间发酵。

    革命老区法国人却已经行动起来。

    帝俄时代,法国就是俄罗斯人最向往的度假地,每年冬天,都有无数俄罗斯权贵选择在法国度过寒冷的冬天,就像候鸟一样,等待春暖花开再返回圣彼得堡。

    法国的情况,其实比俄罗斯更严峻。

    尼古拉在位期间,俄军从未叛乱,直到尼古拉退位后,失去效忠对象的俄军才军心大乱,一败涂地。

    凡尔登战役结束后,一部分法军拒绝执行作战命令,实际上已经处于叛乱状态。

    临危受命的贝当走遍法军前线所有部队,也无法恢复士气,最终是美军的参战拯救了法国。

    法国工人在世界大战期间为争取更好的福利待遇,多次组织罢工,遭到法国政府的强力镇压。

    可笑的是,镇压工人罢工态度最激烈的,恰恰是臭名昭著的三叛徒内阁。

    三叛徒内阁成员之一的亚历山大·米勒兰,早年以为工人运动辩护声名鹊起,功成名就后却成为镇压工人运动态度最激烈的政客,将工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尼古拉退位后,很多俄罗斯权贵逃至法国,巴黎作为法国首都,自然成为俄罗斯权贵的首选。

    早在《费加罗报》刊登亚历山大采访之前,关于俄罗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消息,就开始在巴黎广为流传。

    这个消息给革命老区带来的震惊是颠覆性的。

    不是说俄罗斯即将重回黑暗愚昧的沙皇时代吗?

    为什么看上去俄罗斯似乎已>>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纯情大明星独尊孤道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高武:十块钱的分身进化为神兽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