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行其他语言的学习。
海参崴未来的人口,注定很复杂,对于翻译的需求会非常大。
新移民根据抵达时间的不同,被安置在不同的营区内。
刚刚抵达营地的清国人,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普遍不佳,需要长时间的适应,才能熟悉海参崴的习惯。
别的不说,单就随地大小便这一条,每天就有很多人被强制劳动。
济州港口还在建设中,到处都需要劳动力。
工地搬砖在济州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有这个工作,那些随地大小便的家伙,要接受24小时的义务劳动。
随地大小便都要干24小时的活,更严重的行为,比如打架斗殴,赌博之类更严重的行为,惩罚更严重。
再严重一些的,就要被直接送走了。
送到哪儿去了谁都不知道。
这些清国人在抵达济州之后,理论上已经是俄罗斯人,不受清帝国的法律管辖。
乔治在济州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多尔戈鲁科夫”号,和另一艘移民船装满新移民之后,继续一路向北。
距离海参崴越近,乔治的心情越激动,有种离家多年的游子即将归家的期待和急迫。
米柳京到任之后,为海参崴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将海参崴炮台的管理权,从西伯利亚舰队,移交到阿穆尔军区。
科尔夫前往中亚上任后,担任西伯利亚舰队司令的,是1843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夫·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
这个阿列克谢耶夫,就是被误认为沙皇私生子的未来西伯利亚总督。
真正的沙皇私生子阿列克谢伊,在圣彼得堡以海军元帅身份,总管海军事务。
阿列克谢耶夫很懂事,并没有和乔治争夺海参崴炮台的管辖权。
阿列克谢耶夫到任之后,加强对西伯利亚舰队的管理,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强逼日本续签长崎越冬港口的租约,长期待在长崎,很少回海参崴。
既然阿列克谢耶夫这么懂事,米哈伊尔也不难为他,逢年过节该给的礼物一样也不少,还送给阿列克谢耶夫一辆海参崴汽车厂生产的汽车,阿列克谢耶夫为此事专门写信向米哈伊尔道谢。
乔治虽然一路上紧赶慢赶,还是耽误了一些时间,“多尔戈鲁科夫”号抵达海参崴的时候,海参崴已经落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