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但额外又给了赶路的假期,所以是三月回返。
朱翊钧推开暖阁的房门,一阵冷风吹来,一老一少齐齐缩了缩脖子。
门外的内臣连忙上前,给皇帝披上大擎,又递了一件在首辅手中。
朱翊钧搓了搓脸:「元辅去看过高先生与吕公了麽?」
他没问马自强,因为后者去看过张居正了。
朱翊钧闻言,叹了一口气,似自言自语一般:「等朕这几日忙完,便去看看也们。」
两人说看话的功夫,一前一后,从文华殿屋檐下走了出去。
张居正跟在皇帝右侧,落后半步,见内臣跟的远远地,才继续方才的话题:「陛下当增补阁臣了。」
先前有意放任也就罢了,现在再不补阁臣,申时行一个干活得忙出病来。
说到这里,朱翊钧不免有些可惜:「本意是想让余有丁办完山东盐政后入阁差遣,可惜,如今被束在山东巡抚之位上了。」
说罢,他转头看向张居正,意味难明:「先生,你说,王希烈是正寝麽?」
他不记得王希烈历史什麽时候去世的。
但其人年近五十岁,上任不过两月余,就心衰而死,很难不让人多想。
张居正沉默片刻,正色回道:「陛下,没由来的事,便不要多想了。」
朱翊钧哑然。
天空中并没有下雪,只有冬风来回席卷。
朱翊钧用手紧住身上的大擎,略过了方才的话题,继续谈论起增补阁臣的事:「朕属意王锡爵任吏部尚书,待先生回来,便让他交还吏部,入阁办事。」
张居正闻言并不意外,毕竟皇帝年初就准备让此人入京了。
「就是性情暴躁,颇类定安伯。
当初高拱掌吏部的时候,三天两头就被弹劾,与其行事风格自然有关系。
这王锡爵,也不多让。
朱翊钧笑道:「朕会注意的。」
要的就是王锡爵脾气不好。
否则这小半年,单靠申时行怎麽压制六部,甚至于王崇古?
申时行与王锡爵两人既然号称「苏州绝恋」,正适合用在这段内阁与吏部分台的空窗期内。
张居正见皇帝有了决意,也没再说什麽,而是紧接着道:「六部堂官呢?」
南郊这一遭过去,六部堂官一半都去了位,不补自然是不行的。
两人一路从文华殿出来,走到御道上。
朱翊钧沉吟片刻:「正好还有些拿不准,先生替朕参谋参谋。」
张居正跟在皇帝身后,并不出言推脱一一这几年向来如此。
朱翊钧凑得张居正近些,免得老人家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如今礼部尚书马自强告老,左侍郎赵锦致仕,只剩右侍郎林士章。」
也不是无人可用,问题就在于谁更合适些。
张居正闻言,有些意外:「林士章进补尚书不妥麽?」
林士章是嘉靖三十八年的探花郎,资历可比许国老多了,位在许国之下反而才有些不当。
朱翊钧无奈回道:「朕也想过,但科道查考之后,吏科说林士章通番私税,
卸史劾他不堪祀典。」
「加之在任两年,目睹赵锦上蹄下跳,也未与朕交心,朕不太放心。」
张居正欲言又止。
科道弹劾林士章,只是小节。
至于放任赵锦,也并非什麽罪大恶极的事,谁也说不准这位林侍郎是不是想采一出「郑伯克段于鄢」,毕竟,是皇帝先放任赵锦的。
不过,皇帝既然说放心不下,那也没什麽好说的。
张居正弃了劝告的心思,在脑海中搜刮合适的人选,片刻后开口道:「汪宗尹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