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出了殿内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场景了。
可当朱翊钧进殿时,却发现两人安然无恙、气氛恬淡,不免暗道意外。
他走上前去,给两宫行了一礼:“孩儿给娘亲请安。”
他故意含糊了两宫嫡母生母之分,按理来说,应该区分着叫,譬如前者娘亲,后者叫姐姐什么的。
但如今大权在皇帝手里,加上以朱翊钧对这位嫡母的了解,肯定不会在乎,还不如让李太后舒坦些。
果不其然,李太后本来恬静的神情,立刻展露笑意:“我儿快起身。”
朱翊钧从善如流直起身,将大氅解下,递给一旁的内侍。
陈太后对皇帝的心机见怪不怪,只好奇问了一句:“李家姑娘没跟皇帝一起来?”
虽说是内定的皇贵妃,但正是走流程的时候,顺道一起点选了,才更符合皇帝滴水不漏的作风。
朱翊钧走到两宫跟前,状若随意道:“李选侍挖了一早上地,有些疲累,朕让她先回去休息了。”
他倒是理解小姑娘。
估计是什么“明明是我先来的”这种想法,心情看起来不是太好。
自己也没必要为了顺着这么点流程,强拉着人来站进选秀堆。
李太后此刻没心情拉家常,急不可耐将一册本子推到皇帝身前:“这是今次选秀的花名册。”
“上面诸美人的出身、年纪、性情,以及我跟姐姐的考语,分次列等一共五十人。”
说罢,便领着皇帝往侧殿去。
除了花名册以外,人自然也得见。
自九月秀女入宫以来,都是在两宫跟前听用,考察品性。
皇帝还没见着面呢。
三人来到侧殿,三张座椅,面前横着屏风,正是一个不会被外间看清,又能将视线穿透出去的布局。
外间的秀女侍立在殿内。
朱翊钧大致看了一眼。
但凡目光扫的七八人,无不是厥体颀秀而丰整,色若朝霞映雪,可谓秀丽出彩,婀娜多姿。
朱翊钧没有挨个细看一遍,而是很快就收回目光,顺势坐到两宫中间,将花名册翻开。
容貌固然重要,但有些姿色就够了,主要还是家世。
朱翊钧一边翻阅,一边随口问着:“婚姻大事,向来父母把关,孩儿还是先听听娘亲的人选吧。”
话音刚落,李太后当即便凑到近前,伸手往殿内指了指:“这个,河南开封府王氏。”
“父祖营商,老实本分,王氏本人蕴秀中闺、娴熟温良,尤其姿容,一见便知王氏母德旺盛。”
说着,便有内侍出面,将李太后所说地王氏带到近前,让皇帝可以透过屏风看得更清楚些。
朱翊钧闻言,忍不住抓了抓脚趾头。
所谓母德旺盛,就是看起来好生养的意思。
果不其然,他抬头看去,王氏身姿丰腴,奇峰突起,俨然是李太后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