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他舅父准备动用这种人物向朵颜卫出手的时候,朵颜卫这种小角色,被扫平就是注定的事情。
要是自己想不开,去做点什么,只怕是偷鸡不成,还要被抓住马脚。
所以弟弟的担忧很正常。
可同时,张四维也不想解释——就像当初在鸿胪寺外,王崇古懒得跟他解释兵事上的关隘一样,此时的张四维,也懒得跟弟弟解释太多。
张四教眸中闪过一丝忧虑,却无可奈何只好按下。
他继续说着京城中发生的事:“除了此事外,会试结束后,王世贞放出话来,要举办一场文会。”
“广邀还未离京的士子参与。”
张四维毕竟是文人,闻言立刻来了兴趣,好奇道:“什么文会?”
文会也是有主题的,大家可以看兴趣考虑参不参与。
主要还是替在京的弟弟、儿子所问。
若是有益,必然要去信,让弟弟、儿子参与一番。
文坛盟主的文会,哪怕只是露个面,传出一个名字,在士林而言,就有莫大的助力。
张四教摇了摇头:“并未定题,只说时间定在放榜前后。”
张四维沉吟片刻,缓缓道:“你替我去信,让四端他们准备一番,看能不能博个彩。”
张四教应了下来。
他又继续说着:“除此以外,李贽跟东林学报的争论,越发激烈,听闻薛夫子已经亲自下场了。”
“甚至钱德洪、王畿这些阳明亲传,三师七证,都陆续在京城抛头露面。”
说道最后,他又补了一句:“据说,孔家也在入京的路上了。”
张四维皱起眉头:“朝廷什么反应?”
张四教回忆了片刻京城传来的信息,才开口道:“朝堂上也乱糟糟的。”
“王学的徒子徒孙近来纷纷上疏,要将王守仁抬进孔庙,内阁张居正力陈不可,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还有新任的通政使倪光荐,一再被弹劾擅用公器以满足私欲,倪光荐只好上奏,请将邸报、新报另设一堂,不再由通政司管辖,如今还没个结果。”
他顿了顿,总结道:“恐怕,是要掀起学派之争了……也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嫌天下还不够乱。”
张四维沉默片刻,似喃喃自语,又似朝张四教问话:“你觉得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四教闻言,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答,迟疑道:“额……是个昏……”
他这一句刚说到一半,想了想,还是摇头道:“兄长,我不知道。”
张四维也不指望没见过皇帝的弟弟能答出什么来。
他自说自话:“皇帝还有六个月才十三岁。”
“别看皇帝早熟,内外都不敢孩视于他,但他的年纪却终究改不了。”
“他有着这个年纪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