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79章 破屋朽梁,博采众长

第79章 破屋朽梁,博采众长

    至于王邦瑞说“差风力科道六员,通查十二团营”的奏请,也没来得及实施,人就被罢官了。

    具体多少人,谁也不知道。

    吃空饷吃到这个份上,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

    彼时世宗改制京营,意图定制将正兵扩为十二万,备兵扩为十四万,共计二十六万。

    严嵩则说“今正兵尚不足,况备兵乎?”,直接说没有可行性。

    世宗无奈,收回了京营二十六万大军的宏伟蓝图。

    次年完成改制,丰城侯李熙上奏言“今京营正、备兵止十二万计”。

    这就是新京营的定额,十二万人。

    靠着这次增设选锋、标兵、壮丁的名义,扩大至12万余人,借机清查了一番差占、冒饷等问题。

    得出了,京营其中实际可用之兵仅四万人,的结论。

    一直到嘉靖三十八年,世宗皇帝与镇远侯顾寰才将兵丁,真正扩充到了九万人——京营三十个小营,“听征官军每枝(小营)三千”。

    但随着世宗撒手,顾寰调离,隆庆年间的京营再度回到了兵部的控制下。

    此时具体有多少可用之兵,已经不甚清楚了。

    除开兵丁的员额,还有将领的无能,也是京营腐朽的重要原因。

    倒不是说明朝的将领是废物,而是说,在如今的定制下,京营天然有筛选留下废物的功能。

    其一,京营勋臣、京卫武官结党排外。

    京营起初有定制,只从勋贵中挑选,经年累月之下,形成了一种内部杂交的模式。

    十几家勋贵的基数,能出几个有能耐的人?结论自然不言而喻。

    为此,隆庆元年十月,中枢违背祖制,召福建总兵戚继光协理戎政。

    然而“台省议论不一,而且部持两端”。

    直白来说,就是阻力过大,不得已,只能改为神机营副将。

    不过即便是副将,也只干了三个月就调离了——只因戚继光上奏称京营士卒,率皆豪贵寄养,难以管束。

    其二,是武官正俸不高。

    如宣府、大同总兵有上百顷养廉田,每年可得数千银两。

    但京营没有这个待遇。

    故京营“禄最薄”,却应酬答礼“诸费复夥”。

    其三,则是京营立功升迁的机会极少。

    隆庆元年以后,边将三年防御无过的可加升职衔。

    此后,京营欲“照边将例”加秩,被兵部以“利害劳逸,相去甚远”为由否决。

    因此,逐渐形成武官“重外轻内,以京营为冷局”的局面,“将官一入此地,如同弃置”。>>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织明混在诸天,功德成仙七零娇气包又美又撩,首长他沦陷了让我假装男友回家?我假戏真做!兽人攻略:那咋了,这些我都想谈热搜爆炸!满级大佬她重回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