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万历明君 > 第11章 蚍蜉戴盆,语出惊人

第11章 蚍蜉戴盆,语出惊人

提起高拱时高仪方才的反应,再度排除了是高拱授意警告他的可能。

    那就只剩张居正了!

    他尝试揣度张居正的心思与态度。

    朱翊钧知道,张居正不能说是一个政客,应该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的一举一动,必然是为了他的政治理念而服务。

    那么,张居正的政治理念是什么?

    是要匡扶社稷,中兴国邦,让大明再次伟大。

    即便这位十五岁中举,二十三岁高中进士的神童天才,有着超乎常人的城府与内敛,却也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政治理念。

    嘉靖二十八年,刚入官场的张居正便阐明了自己心志,一道《论时政疏》直达天听。

    列举了他认为大明朝最迫切的问题,涉及宗室贵族、吏治选拔、官场风气、地方军备与财政危机。

    可惜的是,这道奏疏对彼时的朝局而言,有些曲高和寡。

    嘉靖皇帝一心寻仙问道,对治国理政没什么兴趣,内阁斗争激烈,根本无暇他顾。

    加之他人微言轻,这封奏疏自然毫不意外地石沉大海。

    从此之后他便闭口不言,除了给嘉靖皇帝写写贺表之外,再未上疏点评过时局。

    即便心中苦闷,也至多写文章的时候感慨一句“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他放弃了么?当然不是,所谓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是他的真实写照。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赌上政治生涯,押注先帝必然继位,由老师徐阶举荐,进了裕王府侍讲侍读。

    他当然赌赢了,收获当然也很丰厚,张居正就是靠着这份资历,一举进入了内阁!

    在新君继位后,也就是隆庆二年,他终于递上了政治生涯中,第二份宣言——《陈六事疏》。

    这一次,是内阁辅臣的身份,声如洪钟。

    开篇明义便说大明快完了,也就是所谓“天下有积重难反之几”,而后再度深切时弊,阐明革故鼎新之必要。

    但,先帝隆庆皇帝同样没放在心上,只回了一句知道了,并无后续。

    那么,两度失败之后,张居正会是什么心态?

    朱翊钧指节敲着桌案,看着《太甲》一文,怔怔出神。

    他是终于放弃贤臣明君的期望,想要做伊尹吗?

    难道在想,皇帝救不了大明朝,我自为之?

    历史上,张居正日后所说的那一句“我非相,乃摄也”,是对新政后成果的欣慰,还是迈出这一步无奈的喟叹?

    张居正哪怕上疏致仕,也是说“稽首归政”,显然知道大政尽握于他手,必然也知道他这样做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他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想做这个常务副皇帝?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大明神探1546攻略危险反派,BOSS对我致命沦陷我,极阳生蚝,苟在截教当大佬画堂春大傻川,求你,弄死我吧娇娇媳妇妖又软,七零军少宠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