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艺术的交流。
打赏最狠的,竟然直接赏出去五十贯,这绝对是一笔大钱了。
左相日兴费万钱,万钱才十贯,这个人比李适之大方啊。
“那個人是谁啊?看模样好像官阶不低,”李迎月小声嘀咕道。
是的,官有多大,即使对方没有穿官服,没有配鱼袋,你也能猜个大概。
不是看气质,气质这玩意不好琢磨,牛仙客的气质,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宰相。
主要看言行举止,眼下的戏场,牛逼人物不少,人家都敢这么显眼,可见不一般。
杨齐宣也不认识,他进入中书省不过一年半,认识的人实在有限。
倒是李适之听到李迎月的嘀咕,转身看向右方,刚好,那个人也发觉了李适之的关注,起身揖礼。
隔着老远,李适之抬手压了压,示意对方坐下吧,结果人家却过来了。
“见过宪台,”来人话刚说完,就被李琩拽了一把:
“郎君坐下说。”
后面那么多人呢,你别挡着人家。
来人一愣,瞥了一眼李琩腰上的金鱼袋,缓缓坐下的同时,脑子里在飞快的思索着,这位郎君多半是一家人。
金鱼袋,正三品,对方这么年轻,那肯定是宗室了。
李适之笑着向李琩介绍道:
“自家人,太祖皇帝五世孙,字道用,李齐物是也。”
李琩一脸恍然,赶忙朝李齐物揖手道:
“原来是宗亲,幸会幸会。”
五十三岁的李齐物见对方这么客气,心里琢磨着对方应该与自己一样,都是小宗,于是也客气的还礼:
“不知小郎君的阿爷,是哪位同辈?”
李适之呵呵一笑:“说起来与你确实是同辈,额......郎君乃隋王之子。”
李齐物一愣,下意识的身子一挺,仔细打量起了李琩。
什么特么的隋王之子,隋王哪有儿子,这不就是当今圣人的十八郎吗?
“原来是新近出嗣的嗣隋王,失敬失敬,”李齐物汗颜一笑。
李琩对这个人在历史上最深的印象,有两点,一,祖上是李神通,二,挂了之后,墓志铭是颜真卿给他写的。
“你们竟然不认识?”李迎月一脸诧异的看向李琩:
“你不是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