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今天的审问是不会有进展的,但能敲打敲打江丰也好。
三司再次无功而返。
杨溥扫了王文一眼,邀请他一起进宫去和皇帝汇报。
王文与他同去。
一见面,杨溥就直接道:“陛下,陈福林和王山已归案,一切皆由陈福林始,如今岳氏等人已经冤死,陈福林当坐同罪,斩立决。”
皇帝点了点头。
杨溥再道:“王山及其妾室虽是从犯,却罪孽深重,当判流刑三千里。”
皇帝展开案宗,上面写着流放琼州。
皇帝愣了一下:“琼州?”
“是,”杨溥低头道:“北人南流,南人北流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流刑。”
所以潘洪一家去了冰天雪地,苦寒的大同;王山是山西人,自然要流放到南边。
皇帝想到王振,有些不忍:“岭南不也是南边吗?”
杨溥一脸严肃:“陛下,今年流到岭南的名额已经满了。”
皇帝直接朱批岭南,道:“此去岭南亦不止三千里,满了添一人便是,流放之地还怕人多吗?”
杨溥张了张嘴,想到他接下来要说的事,只能应下。
杨溥继续:“陛下,臣等将薛瑄上任后他与潘洪经手的案子都查了一遍,未曾发现俩人有结党之嫌。”
王文立即抬头:“杨阁老……”
杨溥抬头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后道:“王大人,贵溪江家私采银矿的案子,潘洪说他从未接到过,你都察院虽拿出了派遣单,但我查过当年的驿站名录,还有吏部的调令、俸禄单,皆显示,潘洪那两个月未曾出京,而他手上一直有其他案子在查,驿站没有他出行的名录。
怎么,都察院管理如此松散,他接了案子却不去贵溪调查,拖延案情至此,都察院竟也不罚?”
王文舌尖苦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杨溥冷哼一声道:“查案定罪都要讲究证据,非是个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皇帝就问:“贵溪江家私采银矿一事是确有其事吗?”
杨溥低头道:“此事还待查,但可知,薛瑄和潘洪绝无结党之嫌,此案可结。”
皇帝沉默不语。
杨溥就知道,他还是想用薛潘案扯出银矿私采案来,无奈之下,只能再退一步:“陛下,诏狱阴寒,潘洪才从大同回来,身体本就亏损严重,又经诏狱、大理寺大牢,只怕于身体有大碍,今日潘家两个儿子拿钱来赎人,不如让他们先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