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从速入阁”的这个前提,眼下众人中自己确实就是不二之选?
“臣谢殿下信重,必殚精竭虑,辅弼殿下一展抱负!”
“甚好,甚好。”朱常洛开心了,“那么,大典仪注和父皇禅位诏书都能定下了,登基诏书呢?”
徐文璧心情复杂地看着他。
真要裁汰京营冒滥吗?
但也不能说嗣君是个张维贤那样的憨憨。
明明沈一贯之前都说了后面再“拾缺补漏”,而且正是以“不耽搁大典”和“避免专断之嫌”奏请内阁补员。
嗣君同意了他的荐举,又问登基诏书能不能定,这又是不想加上此前余继登说的那些条。
徐文璧再怎么窝囊废,再怎么一辈子只祭祀,现在毕竟也是三朝元老了,懂得那些“善政”里大概的利害。
嗣君也没有一味信重文臣。
这时,田乐走了出来,先大礼叩拜。
其他人被他这阵仗有些惊住了,沈一贯、余继登都有点神色不定。
而田乐跪直之后只说道:“臣以为,殿下所拟登基诏书,只用改一条,其余可一字不改。”
众人神色复杂地看着他:至于这么舔吗?
一字不改,白话诏书?
朱常洛也差点有点难绷,表面上都笑了起来,话说出口却是那种被认可的欣喜:“一字不改也太过了,孤毕竟不擅文辞。大司马起来说话便是,要改的是哪一条?”
田乐谢了恩,起身站直之后说道:“不是裁汰京营冒滥,是以胜战将卒编入京营,重新整训。”
沈一贯等人凝重了起来,看着田乐的眼神变了:他要干什么?
徐文璧都十分意外。
朱常洛同样呆了呆:“裁汰冒滥之后……不就都是精兵了吗?”
显得天真而无知。
田乐却深深地看着他,只是很简洁地说道:“臣知兵。”
“……大司马既掌兵部,那定是知兵的。”朱常洛显得从善如流,“那就这样改。”
“希智,一字不改,岂非叫天下人……”沈一贯笑着开了口。
田乐却打断了他:“税监屡激民变,十余年积弊天下尽知,何必讳言?新朝新气象,嗣君有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志,正该叫天下有志之士知晓。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