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每日给颖堂弟上完课后,还会独自教导我读书写文章。”
以姜韶华的脾气,定会翻脸!
卢琮连声应是。
卢玹脑海中闪过姜韶华冷然的脸庞,就如一盆冰水浇下来,凉了大半截。他板着脸孔不吭声。
卢琮也是满心欢喜,他迅速打量儿子一眼:“先随我回院子再说。”
卢玹也不阻止,冷眼看着卢琮发了个毒誓。然后才淡淡笑道:“我们兄弟闲话几句,怎么还发上毒誓了。我岂会信不过堂兄。一笔写不出两个卢字。这南阳王府上下,也只有我们兄弟一条心了。”
正是卢琮的儿子卢耘。
卢大郎笑着答道:“习惯得很。颖堂弟每日读书,我陪在一旁就行了。”
卢琮提起崔渡时,语气里很自然地流露出敬意。
出了书房,就有意外之喜。
“日后我定为郡马效力。如果郡马还不信,我现在就发个毒誓。”
“父亲,我喜欢南阳王府。我知道我没资格再参加科举了,可我还是喜欢读书。过两年,颖堂弟去荆州府学读书,我便以伴读的身份陪着颖堂弟一同去。”
一一一.二五三.一九五.一六八
卢琮心里腹诽不已,语气愈发诚恳:“这件事万万做不得。还是耐心等待,静候良机。”
……
“我忍不住悄悄问过一回夫子,确实是郡主吩咐的。”卢大郎喜滋滋地说道:“我每个月领一份俸禄,在王府吃住,每季还有四身新衣。”
卢琮见卢玹神色不太对劲,心里悄然一动,低声道:“郡主已经下了严令,不得宣扬玉米丰收一事。等南阳郡推广开来,再上报朝廷。郡马莫非另有打算?”
卢玹眼中光芒更盛,声音里透出异样的激动:“我是想着,将新粮悄悄献给皇上。借着这一桩功劳,得皇上嘉奖。”
“就这,崔公子还说产量不及预期。等选种培育个几年,产量会更高。”
“以前在老宅里生活,也就是如此了。不对,在老宅里,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