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度韶华 > 第220章 内卷(二)

第220章 内卷(二)

保证孩童们的安全,臣还将衙役排班,每日都有两个衙役来守着学舍。以免有宵小之辈乱闯。”


    “臣还特意亲自写了公告,令人宣读,让百姓们都知道学舍收女童。可来学舍读书的女童,还是少之又少。”


    姜韶华淡淡接了话茬:“人心中的成见,就如高山,不易攀越。崔县令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管有几个女童来学舍,都开了一个好头。”


    崔县令被夸得俊脸发红:“多谢郡主盛赞。”


    心里却暗暗振奋。


    在王府和蔡县令那一番掏心置腹的长谈,彻底打通了崔县令的任督二脉。崔县令回叶县后,就开始着手建粮仓和学舍。尤其是这叶县书院,更是花足了心思。


    可惜,百姓们目光短浅,连免费的书都不愿让闺女来读。大多是觉得女子读书没用,不如留在家中。


    六七岁的女童,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能学着采桑叶喂蚕。再大一些,就能学缫丝织绸赚银子了。


    这些,不必崔县令细说,姜韶华也清楚。


    “郡主,我们进学舍瞧瞧吧!”卢琮最擅察言观色,不失时机地进言:“臣从未见过女子书院,今日正好开一开眼界。”


    姜韶华笑着略一点头。


    崔县令特意从学舍门前经过,巴不得郡主入内仔细看看,忙在前领路。


    姜韶华先去了男童学舍。


    “来读书的男童,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三岁。”崔县令对一手建起的书院了如指掌,侃侃而谈:“臣将他们按着年龄分成五个班,年幼的教得慢,也教得扎实。十二岁以上的,以认字为主。”


    卢舍人再次巧妙地接了话茬:“崔县令这么做,很是妥当。六七岁的孩童,可以慢慢调教,以后走科举之路。十二三岁的少年郎,读书科考就迟了,花个两三年时间读书认字,以后也能谋个好营生。”


    崔县令笑道:“我心中正是这般打算的。卢舍人才学过人,当年是二榜传胪,见识不凡。可得请卢舍人多多指点。”


    卢琮忙笑着自谦:“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崔县令才是真正的年少俊彦,心中有章法,行事有度,我远远不及。”


    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皆是大梁望族。卢琮年少时赫赫有名,崔县令早有所耳闻。


    再者,两人都是读书天才,以科举晋升官场,颇有共同话题。很快就聊得热乎起来。


    陈瑾瑜和马耀宗默默对视一眼。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从家族渔农到水德真仙凤衔金枝入局,对她上瘾开局投资百万天骄,我靠返利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