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期的人,现在应该已经死了吧?
韩沥见他提起毕昇,就回答道,“这个我知道,沈梦溪的《梦溪笔谈》里有载,我族中就开有印书局,但匠人并不用其法,究其缘由乃活字印刷表面虽好,但印出来的书却不甚美观,因而不用。”
这家伙虽然出自相州韩家,但学识其实很一般,诗词歌赋都不怎么擅长、算账也算不明白,但组织能力颇强,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接住,有他在就绝不会冷场,有成为社会活动家的潜质。
梁端也补充道,“确实如此,我家中藏书就有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来的,但确实不甚美观,字体大小不一不说,油墨也深浅不一,有些地方还模糊不清,远不如雕版印出来的书精美。”
张文远也看过这个时代的印刷品,心说就你们那个印刷术印出来的东西也能叫精美?要是看到后世激光打印机打出来的东西,还不得惊为天人啊。
郭四郎见他脸上有不屑之色,就问道,“你也懂活字印刷?”
张文远哈哈已笑,“不瞒各位,在下还真的研究过毕大匠的活字印刷术,他的思路是极好的,但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正好我都有法子解决。”
众人见他又要吹牛了,连忙问道,“是哪两个问题?”
张文远比了两个根手指,“第一是字的问题,第二是墨的问题。”
众人闻言都大笑不止,郭四郎指着他笑骂道,“除了这两个问题也没有别的问题了,难不成还是纸的问题?”
众人再次哄堂大笑,张文远也跟着笑了一阵,等他们笑够了才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是一个问题,但相对于字和墨来说纸还不算大问题。”
巩庭芝不满地插话道,“是不是印书的匠人也有问题啊?”
张文远的眼睛顿时瞪大了,“哎呀,你连这个都想到了,不愧是咱们这里的第一才子啊!你说的没错,印书的匠人确实有问题,你们不妨仔细想想,雕版印刷术并不需要匠人识字,只需要按照模板去雕刻就行了。但是活字印刷术的匠人必须得识字才行,但这个社会又有几个人识字啊,既然识字了谁又愿去做一个排版的匠人啊?”
众人都被他说服了,韩沥道,“既是如此,这活字印刷术不要也罢!”
众人连连称是,对于他们来说,字和墨的问题都能解决,但让读书人去排版印书却是解决不了,因为读书人清高得很,本着君子固穷的原则,宁愿饿肚子也不愿意做下里巴人的活计。
一番话直接毁灭了一个行业,张文远摇头苦笑不已,“也不尽然,活字印刷术虽然有一堆问题,但却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效率高,只要解决了字、墨和纸的问题,一天印出几千上万册书都不是问题。”
众人都被他描绘出来的宏伟蓝图震惊了,梁端道,“当真!”
张文远十分笃定地道,“当然是真的。雕一块板最多印三千册书,字就变形了,板也就废了。但是用活字印刷的话,只要排好了版就可以一直印刷,直到天荒地老。”
众人见他说得信誓旦旦不由得信了几分,韩沥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