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国工业 > 第三百零九章 最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在东方

第三百零九章 最先进的芯片生产技术在东方

    “老倪,你们的半导体事业进展如此快速,真是让人震撼啊!看来,国家的发展方向是没问题的,扶植一些民企,可以摆脱国企的顽疾,实现更好的发展!”

    “王老,您过奖了。”面对着这名老人,倪老也显得非常的尊敬,毕竟,他可是国内半导体事业的开创者!

    我们东方人是聪明的,是有才华的,我们的人才丝毫不比西方差!

    当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一大批人才回国,其中就包括一批半导体方面的大师级人物:黄昆、谢希德、王守武、高鼎三、吴锡九、林兰英、黄敞等,我们的半导体事业起步,和西方几乎就是同步的,差不了几年。

    当年,在举国之力下,国产的半导体也没有落下,只是最近几年,国家要发展经济,所以才会出现了断层,之后再追赶就不容易了。

    王老1919年出生,现在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依旧奋斗在一线,就在去年,还被科学院半导体所聘任为正研究员,他更是编写了无数本半导体教材,各个大学里面使用的半导体教材,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

    今天,听说这里造出来了第一块4m的内存芯片,他更是无比兴奋,亲自跑了过来。

    “你们拿到的应该是1m的内存芯片设计图纸吧?你们怎么就给捣鼓出来4m的了?”一旁的人问道。

    “他们原本的工艺是1.2微米的,我们降低到了0.8微米,所以,按照原来设计图纸,我们只需要用不到一半的芯片面积,就能做出原本容量的芯片来,这样做有些浪费,所以我们就扩大了芯片面积,内部集成了四个1m的核心,增加了一个控制电路,这样就变成了4m容量的芯片。”倪老说道。

    东方的芯片设计也不落后,这里更是聚集了最优秀的人才,拿到设计图之后,稍稍改进,就给变成了4m的内存芯片,世界第一块!

    如果不是这种工艺,那4m的内存芯片需要到了九十年代才会量产。

    “你们的工艺是世界第一啊!”

    “都是我们自己的设备生产出来的,我们对自己的设备充满信心。”倪老说着,看向新的车队到来,然后就是一阵兴奋:“秦总,您回来的正好!”

    “徐教授呢?”秦锋看向人群,没看到徐教授的身影,他难道还在车间里?

    “在封装测试车间,还在跟岛国技术人员一起检测芯片,毕竟,我们不仅仅要流片成功,还需要有足够高的良品率,这样才能说明我们的生产设备是成熟的。”

    芯片的最后一步就是封装测试,早期的芯片没有封装,小小的硅片焊接到电路板上,表面喷一层塑胶之类的东西盖住就行了,详见电子表,里面有個小疙瘩,就是这种封装,但是这种极度不可靠,很快就淘汰了,芯片被塞进了黑色陶瓷或者塑料里,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好芯片,外面接出来引脚,根据引脚的不同,还有各种分类方式。

    内存芯片常见的就是两边引脚,如果是直插式的,就用dip封装,而现在的内存芯片都是贴片式的,用的则是sop封装,smalloutlinepackage,引脚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被甩后,我和前女友阿姨领证了!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六边形男神爷爷临终前,逼我嫁给帝都首富扶贫综艺下乡,我的才华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