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些银子是否全交上去就不得而知了,大概率其中差额大部分给经手人给吞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近些日子,因为大明那边的缘故其他各部多有不满,甚至有部落打算中止贸易,主子,您看……?”
“按规矩来吧,如果他们真愿意中止贸易也是没办法的事,原本就是合作,我们也无法强制要求他们,再说了亏本的买卖谁肯干?这天下没有这么做买卖的。”朱慎锥摇摇头,接着又道:“至于我们自己,能维持多久就维持多久,哪怕给他们占点便宜也是值得的,只要拿到需要的物资,付出点代价没什么的。”
“明白了主子。”王海应声点头,相比其他部落,腾格尔部还是有利的,不仅是双边贸易的主导方之一,更重要的在于大明那边还有后手。
虽说因为周安民的离开,使得大明那边的贸易不再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可不要忘了大明那边还有一个恒通商行呢。
现在的恒通商行已不是当初的恒通了,借这几年先是走私,后来又展开双边贸易,恒通的发展极其迅猛,尤其是后者,仅仅两年的时间恒通就整合了大明的商路,通过拉拢、联盟、并吞一系列方式迅速膨胀起来。
除去在双边贸易中的获利和大量的物资采购和储备外,最重要的是恒通已完成了金融方面的初级布局,这个布局就是朱慎锥利用恒通搞出来的银票和金融机构,眼下双边贸易大明一方的主导者虽已换了,可贸易的方式却没有改变,恒通的“银票”已成了双方默认的货币,不仅如此,就在蒙古草原和大明这边的民间商业渠道中,这玩意同样发挥着货币的作用。
大明之前就有宝钞,这是官方的货币,直到如今宝钞这玩意依旧还在使用,只不过它已经失去了作为货币的实用性,成为了一种官方剥削和从百姓手中牟利的手段罢了。
而银票的出现早就有了,山西一地商贾遍地,为了交易方便,一些豪商搞出了类似银票的券证,以作为双方大宗买卖时使用。但这种使用的范围很小,而且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使用,而且这是一种信用券证,完全以豪商的商业信用来担保的,还没达到真正流通的程度。
可现在不同,恒通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更借着双边贸易的机会整合了山西包括周边省份的大部分商家,然后再以实物和金银为担保物发行了这种银票。并且利用双边贸易的兴旺把这种银票给推广了出去,随着贸易的展开和持续,这种银票已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也真正确定了其信用的可靠。
朱慎锥虽然不是搞金融的天才,他对金融的概念只是在曾经书本上的理解和日常生活中的部分接触罢了。可相比这个时代的商人而言,朱慎锥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却比他们先进了许多。
再加上亢有福又是一个商业奇才,很快就搞明白了这种金融手段的运转模式,还举一反三,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可以说恒通的金融布局能够完成,亢有福功不可没。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