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按规矩来说,朱标应该站在胡大老爷身前的。
而今儿个的事儿,大家都清楚,所以这朱标的位子才换了换,站到了御陛上。
这不就意味着,离那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嘛。
按理来说,到了这时候,就应该宋利站出来喊‘百官有事起奏’了。
可今儿个不一样!谁都知道,今儿个最大的事儿便是这禅位了。
你非要今儿个站出来出来启奏点什么,除非你是真有十万火急的事儿。
否则,这显眼包一当,怕是这辈子就没机会再次走进这奉天殿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因此,压根没有不长眼的。
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地等候朱元璋发话呢。
可胡大老爷没想到,到了如今这等场合,到了这么严肃的地方,朱元璋居然开始玩花活了。
“惟庸!”
“臣在!”
胡大老爷心中一凛,可情况不由得他多想,只得一边应声,一边手持笏板站到了堂中。
这笏板也是有讲究的。
礼记玉藻篇有言,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个多功能的记事本。
而且,这玩意儿是挂在腰间的,用一个布套子套上,等同于文官佩剑了。
同时,这玩意儿的规矩也多啊。
中宽三寸,笏长二尺六寸!不少身子骨比较好,同时脾气比较暴躁的文臣,在朝堂上打架的时候,没少拿着玩意儿当凶器。
毕竟,这玩意儿抽人格外顺手。
而材质方面,呵呵,五品以上的,可以持有象牙笏板,五品以下的,没资格持笏!当然了,也有家境不咋地或者糊弄风雅的拿竹子笏板的。
可在胡大老爷这儿,那自然是象牙,还得是古董象牙笏板。
这可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
贼讲究!双手捧着这块笏板,胡大老爷双目微阖、身姿挺拔的站在了堂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固然这陡然间把他叫出来有点出乎意料,可他在乎个屁!
咋地?
你们这禅位的消息都已经放出去了,不少人都已经单独谈过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