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行啊,都特么要到宵禁的时候了。
倒不是说宵禁了他们没法回宫了,而是到那时候,他们回宫的动静就太大了。
临走的时候,朱元璋倒是没说别的,就是多番叮嘱胡大老爷,赶紧进宫让那些个工匠给他那宫里修火炕去。
这活计安排得如此的丝滑,似乎没有半点觉着不对的地方,直接把送人出来的胡大老爷给彻底沉默了。
看着这爷俩上了马车在换装了的禁军护卫下离开后,胡大老爷这才拉着张老脸沉默的走了回来。
淦!这老毕登果然不是个好饼!
在老子这儿连吃带拿还让老子帮着出主意,结果都特么走到门口了,还不忘给老子安排工作。
这特么是个人?
靠!不过胡大老爷不忿归不忿,但他却知道,这事儿还真不能耽搁。
因为他知道,在享受这方面,但凡延迟个一天两天的,那给人的感觉绝对超过在政务上的耽搁。
毕竟政务你耽搁不耽搁的,体会的不是那么明显。
可要是前脚在胡大老爷这儿享受到火炕的舒坦了,回到宫中之后却只能挨冻,那特么谁都得惦记上胡大老爷吧。
因此,跳着脚骂了半天街的胡大老爷,最终第二天早上起来后,便拉长个老脸极为不爽的带着府上的工匠进宫当包工头去了。
好在这事儿本就是给宫里干活,有大义名分在,再加上胡大老爷的名声在那儿压着,没冒出来个傻逼跟胡大老爷哔哔赖赖。
毕竟胡大老爷这又是早起又是跑来给人干活的,本就心情不好。
这要是真碰上这样的傻逼了,他怕是当场就得一脚踹死这人。
忙活了大半天,成功的搭建好了第一个‘大明禁宫天字第一号示范性火炕’之后,胡大老爷便迫不及待的溜之大吉了。
工匠们既然已经在他的指挥下搭建好第一个了,那胡大老爷就认定他们已经学会了,能够自行继续搭建了。
至于说会不会出问题,那关胡大老爷什么事儿?而且,在他看来,他搭建的第一个,本就已经是足够在上头摆上一张十人吃饭的桌子的巨型火炕了。
这么大工程都干完了,朱元璋也肯定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