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问二搭载了四个火箭发动机。”
“今天的主要测试工作,就是将我们的天问一和天问二灌满油料,然后在地面模拟火箭发射后的状态。”
“一直等到这两根火箭的油料用尽。”
“现在时间是早上9点,按照我们的计划,是在早上11点,先测试天问一,等到我们将天文一的数据收集完毕,大概会在下午5点左右,开始测试天问二。”
“如果一切顺利,今天晚上12点之前,我们就可以完成相关的测试。”
“等到这一次的测试数据定型,在细节上调整几遍,我们的火箭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把这两级火箭装到一起,进行模拟飞行测试。”
“其实,厂长,你可以催一下风洞那边,得让他们加快进度,我觉得这个火箭,到时候用风洞吹一下,效果会更好。”
说完,向百川就眼巴巴的看着林语,等待自家厂长的回应。
风洞可是个好东西,比如风洞中心正在建设的高温电弧风洞,这个风洞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在高气压条件下将吹出的气流瞬间加热。
这个状态,和火箭穿破大气层,火箭外壳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高压的状况几乎一样。
如果在今年把这些风洞全部吹上一遍,向百川可以保证,火箭的进度还能提前,最多明年4月份,他就能把火箭拉出来。
把卫星装进火箭,打上天。
到那时,莱茵钢铁,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掌握了火箭和卫星发射技术的私人企业。
到时候,就能利用这个名头,从国际上揽回大量的单子,这些单子的利润,又可以支持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10年或者20年后,厂长说的那些高超音速武器,就会从莱茵钢铁的工厂里长出来,遍布世界各地。
目光和向百川对视片刻,林语下意识地将头扭到旁边,风洞,也不是他不让吹,主要是他要求的风洞性能太高,而当下的建设技术,又没有那么强,只能一点点慢慢来。
并且,建好这个风洞,也还需要另外一件东西,那就是足够的电力,毕竟风洞可是一个耗电大户。
现在这两样东西都还没有完全解决,火箭研发中心制造火箭,只能依靠模拟测试,还有对应的计算的解决。
早知如此,当时就应该把这个项目挪到西部,建在一个水电站旁边,最起码能够解决电力问题。
目光撇到旁边,稍微停留片刻,林语转过头,趁机将话题转移:
“去做好测试前的准备吧!我就在这里看着。”
发现厂长不想在风洞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