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来晚了
李颜当然不会把“光刻机太简单”这种想法说出去。
但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不是瞬间的念头,而是非常明确的想法。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复刻”光刻机的重点,还是这个“复”字。
如果没有买回来这台光刻机,李颜是断然不可能搞明白光刻机该怎么做的……
吗?他从最开始了解光刻机“难在哪”的时候,心里就一直有些难言的纠结。
这东西到底是用到了什么非常了不起的知识,还是单纯因为垄断积累了足够多的工业优势?从各种高级资料与专业大佬的反馈来看,卡住他们的,就是成本。
研究成本,制造成本。
原理大家其实都是知道的。
但这一路茫茫,需要付出的试探成本非常高。
盲目大力投资推进的结果,很可能是把前人踩过的坑全都踩一遍,最终付出巨大的代价走到终点……
然后发现别人已经把终点线又往后挪了很远。
一个乌托邦世界里,人类的科研成果应该是互通的,所有人不走重复路线,才有希望不断突破科技上限。
而事实是,赚钱真的很重要。
技术垄断一旦出现,拥有者会想尽办法保持住。
垄断者用技术换钱,而被垄断者也乐于用钱换技术。
就如同李颜的蛟龙手机横空出世之前,遍地山寨机厂商的想法一样。
我能花钱买到原料,简单一包装就卖出去,赚了又赚。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这还是个可复制可互利共赢形成良性竞争的好模式咧。
李颜突然想到了自研操作系统。
真的很难吗?如果真的难比登天,李颜整体技能还没到70%进度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一己之力解决。
难道泱泱华夏,那么多大牛,集结起来的力量竟然还没半成品的李某人厉害?那现在全线突破70%的李颜不得微微一笑秒杀院士了?已经达到78%进度的技能,那不得站在人类之巅了?
80%以后就当超人咯?显然不是。
李颜不是抱着完全复刻光刻机的想法去学习的,他在买到这台机器之前,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知识基础,原理是明白的,运作方式的可能性也想了许多。
在拆解的过程中,对于不少细节,李颜并不是一种“居然是这么做”的恍然大悟,而是“果然如此”的淡然。
直到全部拆解完,李颜都没什么非常惊艳的收获。
从他的“机械”技能突破70%进度后就再难寸进可见一斑。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如果没有任何参照,就让李颜测试自己脑子里的构想,测试量还是非常恐怖的。
烧钱免不了,烧时间也是必须的。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