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仅仅是在跟三皇姐和阿黎她们姑侄俩较劲吗?错,本王是在跟老二和老六他们后面的几个在较劲儿。
三皇姐和阿黎是父皇所有的子孙中最受宠的两个人,她们的封地比我们的大,比我们的富饶,我们跟她们是没有可比性的。
再者,她们孤儿弱女的,捐献出所有的财物无非就如你说的想要获得父皇更多的宠爱,寻求一丝庇护罢了。
但要说今年干旱最严重的地方无疑就属老二那边的南阳郡了,他那边今年纯粹就是颗粒无收,听说打从八月份起他那边就在开始闹饥荒了。阑
但是老二却恁是从来都没有向父皇写过折子找朝廷要粮过,都是他自己天天地在开仓放粮,搭建粥棚施粥,救济灾民,这么久以来,他恁是没有让他南阳郡一个饥民流往外地的。
有人问他,这么多的灾民都靠他的王府养活着,那每天都得是多大的一笔开销啊?问他为什么不上折子上奏陛下,让朝廷开仓放粮。
老二却说今年干旱的也不止他南阳郡一个地方,可以说举国上下都遭受了天灾,他写折子向父皇和朝廷要粮,其他地方的人也写折子向父皇要粮。
今年的粮饷和赋税朝廷本就没有怎么收上去,父皇和朝廷又从哪里去给他们调拨钱粮?所以他就干脆开了自己的府库,不找父皇和朝廷要粮了吧,这样能撑一天是一天,也省去了父皇的一件烦心事,同时,他也在南阳那边成了救苦救难的神仙下凡,老二,现在在南阳那边的名声可好了。
就连父皇都对他夸赞不已,说他懂事,孝顺,他还特意给他亲笔去了一封信,让他今年带着孩子们和王妃回京来过年。”
辽东王妃就道,“难怪父皇之前还特意地派了我朝的几位名师大儒去教他家的那几个孩子。”
辽东王就点头,“我们要撑事,钱粮是一方面,同时人心也是一方面,今天老六也在朝堂上表示愿意将他封地上的所出全部如数地捐献给朝廷用于军饷开支,估计这老七老八老九他们几个后面也会不甘落后。阑
你说这一个个的皇子公主的,在朝廷为难的时候,都不计较的捐款捐物,以自身之力为父皇和朝廷排忧解难。
我这个被封为亲王了多年的人难道还不如他们有觉悟有格调?那样父皇会怎么看我?朝中的大臣们会怎么看我?那我还能少捐吗?这是多捐少捐的事吗?多少双眼睛看着呐,天下那么多的悠悠之口啊!”
辽东王妃就点了点头,“这倒也是,那行吧,那就捐吧。”
辽东王随即就安慰她道,“今年捐出去了,咱们后面又积攒起来便是,我不相信这老天爷年年都天下大旱洪涝的,他总还是要给人留下一条活路吧?”
说到这里他便压低了声音,“再说,依照父皇目前的身体状况来看,我看他至少还得有五六年可活,甚至七八年也不准。
所以啊就算咱们现在积攒那么多的粮草也无济于事,不是把它们放霉了就是放烂了。
与其这样,倒还不如现在将它们给捐献出来,还能在父皇那里博个好印象,在外面的那些人那里博得一个好名声。”阑
“嗯,”辽东王妃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