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但是前期的很多准备工作,各地有太多的流程都是很相似。
这也可以看做,中华美食的根源确实是有一个统一的源头。
因为是需要备料,所以厨师们的晚饭,干脆在后厨里吃了。
各地的厨师,分别用他们备料过程中的边角料,在酒店后厨里做了一些平时的员工餐。
这一刻,厨师们没有什么奇思妙想,也没有相互之间的竞争。
大家都很朴实拿出各自当地一些家常菜,做出来当做是分享给大家的家常菜。
比如冯正明用一块元宝肉,搭配上一些木耳、黄花菜、青椒,再加上两个鸡蛋,在后厨里炒了个很家常的木樨肉。
这个菜尽管是相当家常,但后厨里旺火搭配上冯正明的勺功。
炒出来的木樨肉当真是香飘整个后厨。
同样东北三省的厨师,分别各自做了三个版本的锅包肉。
其中有卧汁也有烹汁的版本,还有一个比较新的版本是加入番茄酱。
粤菜厨师来了一个蒜香炒海蟹。
川菜厨师用煮汤的肉块来了个回锅肉。
湘菜厨师则是来了一个小炒牛肉。
淮扬菜的厨师张泉徳不但是炒了一个简化版的扬州炒饭。
他还用煮汤后老鸡拆骨后,用鸡肉混合猪肉丁、笋丁炒了馅,和苏菜的厨师们一起包了三丁包给大家吃。
浙菜厨师和闽菜厨师合作,一起用手打鱼丸搭配上莼菜做了一个莼菜鱼丸汤。
闽菜厨师还用边角料猪肉做了一些卤肉出来。
港城的厨师也用一些边角料,炒了一些小菜出来。
江成哲更是用芝士做了一个焗龙虾。
后厨里各地厨师当真是各显神通,不但是用边角料做了丰盛的菜。
还根据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分别准备了像是包子、米粉、面条、炒饭、烙饼等不同的主食。
当各地厨师把菜和饭都准备出来,大家把各自准备的东西凑在一起。
真的是一顿相当丰盛的晚餐。
甚至是比之前酒店准备的还要显得丰盛。
丰盛的晚餐上,厨师们相互品尝不同地域的菜品。
也趁机把自己家乡的一些菜推荐给其他人品尝。
大家相互交流品尝的过程中。
逐渐也是消除了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
比如南甜北咸的这种印象。
实际上南北都是有甜和咸的不同菜肴。
倒是中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