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课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最后一课

    应天府,淳化县,枫兰县学。

这座县学,已经建立有几年的时间了。

几年来,在这里求学的学子,有的已经高中状元,并且成为跟当年开办这座县学的秦枫一样的县太爷,就在应天府的六合县。

虽然不是人人都有徐鼎臣的天赋才华,但经过几年的学习,首批枫兰学子,也已经渐渐长大,最大的都有十二三岁了,还留在县学里读书,有的则刚满六岁,刚符合了入学的条件,便理所当然地来到这里,也成为光荣的县学一份子。

——无他,只因在这里求学,可是有每个月八斗的廪米拿呢!

哪怕现在的淳化县人,已经渐渐不缺那八斗廪米,但……几乎白来的东西,谁会拒绝?

再说了,徐鼎臣的例子摆在那里,哪怕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不是下一个文曲星下凡?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一向座无虚席的枫兰县学,居然开始出现史无前例的逃课现象……

一开始,还是两三个人的缺席,跟当值的夫子先生,只说是生病了,但其实很快就有人发现,那些逃课缺席的孩子,却跟着家里大人一起,悄悄出现在府衙门口,等待秦大人发布新的告示,就能第一时间解读其中内容,搏一个能赚大钱的机会。

后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县学学生,选择放弃学业,甚至不惜放弃那区区每月八斗的廪米,但绝不舍得错过那唾手可得的高额赏金。

直到很多天以后,大家都还念念不忘那天的刘老根抢到的赏金,那个问题明明是最简单的呀,只可惜大家都不识字,才被他抢了先,一想到这,就让人捶胸顿足,难受得睡不着觉。

府衙当然不是每天都有告示发布,不过隔三差五,总有或繁或简的问题抛出来,很轻易地就吊住了淳化数万百姓的心思,于是逃学来充当读告示工具人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

不发告示的时候,府衙门口竟然渐渐三五成群,以一个个县学学子为中心,开启了临时的小课堂,课堂内容主要就是识文断字,就像他们当年刚走入县学,跟着先生启蒙学习一样。

上到八旬老翁,下到刚会>>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敕令战神归来,百万将士跪迎天渊王十里芳菲自缚禁地五百年,我当散修你哭啥摆烂,摆烂,摆烂!!!阶上春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