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祸害大明 > 第 786 章 不瞒大王,我父亲有一位故人。

第 786 章 不瞒大王,我父亲有一位故人。



    按理说刘伯温在仕途受挫之后,选择了归隐山林。

    他跟元廷已经没有任何的瓜葛,而且他在位时帮助元朝官员石抹宜孙围剿的红巾军是方国珍那一支。

    连他的上司石抹宜孙在死后,都被朱元璋认为是他是难得忠臣,还特地派人去祭祀。

    就更没理由去记恨石抹宜孙手下的一个幕僚刘伯温了,可是朱元璋还是在开国的封赏大典之时,特意把刘伯温排在了开国勋贵之中的最末尾。

    这就有故意恶心人的嫌疑了,若论功绩,刘伯温属于入伙比较晚的,或许比不上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开国六公爵,但是要比二十八侯爵里面的很多人强不少。

    以刘伯温在龙湾之战和鄱阳湖之战当中的表现,给他排个侯爵绰绰有余了,

    可是老朱却故意把刘伯温排在了汪广洋之下,位列开国三十六功臣末尾的最后一个。

    朱樉原先想不通其中的原因,直到后来,他为了准备参加科举。调阅了古今同集库里存放着的洪武三年,大明第一届科举的春闱名单。

    一想到封赏大典同样是在洪武三年,而且举办的时间还在春闱之后。

    朱樉终于明白了朱元璋为什么会憎恶刘伯温的原因,洪武三年的庚午科,前来参加春闱的几十名考生里面,没有一人登科成为进士。

    只有一位名叫郑钧的举人。

    在第二年,洪武四年的辛亥科中了进士,其他的举人都无一例外落了榜。

    而且几十份试卷里面的错别字比比皆是,而且第二年,辛亥科的名单上仍然没有一个江南地区出名的文人。

    洪武五年,壬子科来参加科举的人数仍然不到百人,气的老朱直接下令停办了科举。

    大明朝的科举这一停就是整整十三年,朱元璋在朝堂上给出的理由是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天下百废待兴,不宜为了科考而劳民伤财。

    停办科举的真实原因,其实在朝堂上众人皆知,这不过是洪武帝在万般无奈之下给自己找的一块遮羞布。

    江南士人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就是要让他这个农民出身的皇帝蒙羞。

    而江南文坛的三大领袖宋濂、刘基、高启,尤其是在高启的“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机战:全金属风暴普罗之主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借住闺蜜家,被她的黑道小叔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