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上的难!
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3颗高清摄像头。
这些东西算下来,如果你的车上不了巨量,甚至你一个月只卖个5000辆都不到,亏都要亏死你!
雷达那是又多贵啊!
还一口气一辆车上20颗。
车钱全部用在买雷达了是吧?
高瓴可以通过自主研发,自己搭载一条生产线生产自用雷达,其他公司颗不敢这样做。
到时候大亏损算谁的?
如果是CEO治理的公司,他只会为权利,也就是股票负责,这种模式下,只会做个补锅匠,不会大刀阔斧把自己玩死的。
而如果是新锐新势力汽车企业,作为企业主的你,真的敢跟?
科技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几家大型寡头发展的时代。
在前期,在科技壁垒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会有中小企业的机会。
但是,越到后面,基本没其他人的份。
就像西大和东大的大决战,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高烈度对抗。
是其他国家不想参与吗?
是他们在初赛阶段,就已经被淘汰出局了!
此时,在场下的几位美丽国金融业的大佬,狐疑不定地看着高怀钧,不由得在下面自言自语起来。
他们没想到,高瓴真的搞出了一个大杀器出来!
敢这样对一款车堆料,其他品牌的汽车,还真不好跟。
比如BBA,他们根本就没有互联网基因,内在的沟通逻辑,还是100年前,机械暴力美学的那一套,享受的是三大件的机械美感。
现在你让他们上无人驾驶系统,搞3颗激光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3颗高清摄像头?
这不是为难他们吗?
“而我们这款车前向AEB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个功能,可以行为预判行人的突然行动以及两轮车的横向斜插。”
“它的最大生效距离是4km/h至150km/h。”
“而基本上我们的测试结果是,在120km/h的范围之内,可以做到瞬间时刹。”
“这取决于各种路况和条件。”
“同时,在下雨路滑以及冰雪路面,我们的AEB功能会自动启动,能够做到提前制动,防患于未然!”
高怀钧所说的这个前向AEB的能力,也就是瞬间时刹的能力,其实也是客户比较关心和热点的能力。
如果连自动时刹都做不到,你做什么人工智能驾驶系统?
现在从高怀钧解密的内容看来,高瓴在这个板块做的东西,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来,大家请看。”
说着,高怀钧播放了好几个视频。
是高瓴问界的测试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测试场景。
暴雨之中的AEB自动启动场景,雪地之中的自动停止,以及侧向的EAES防侧装系统等等。
从这可以看出,高瓴在AEB防撞这个板块,是狠狠地下了功夫的。
各种极端模式都有考虑到,对于机器的深度学习,也是很好地做到了从底层逻辑的层面来进行研发。
“我们的AEB系统,从过去的急刹急让,变成了边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