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心中窃喜,连忙答应道,“还请常兄为我们引路。”
“为救桃花婆婆和众位师兄弟,我可以带你们入谷。但谷主会不会见你们,则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多谢!”
“不忙谢!”常无悔摆手道,“既要入谷,便要守我们规矩。搜身、卸娶蒙眼,一样都不能少。”
“没问题!”
……
半个时辰后,常无悔带着柳寻衣三人来到浔阳码头。
浔阳码头的热闹程度,比之颍川码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熙熙攘攘的码头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苦力、商客、护卫、镖师,南地北的人混在一起,良莠不齐,龙蛇混杂。
江边停靠着大船只数百艘,形色各异的旗帆迎风飘扬,昭示着这些商船,分属于不同的商号。举目远眺,一眼望不到尽头,场面甚是壮观。
常无悔引着柳寻衣三人,从船运码头穿行而过,沿江一路向东,直至尽头,方才看到一片极为狭窄的渡口。
相比起西边熙熙攘攘的船运码头,这片渡口显的分外冷清,甚至有些孤零可怜。
岸上搭着一顶凉棚,江边停靠着一只简陋破旧的乌蓬船。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此刻,一位坦胸赤膊,又黑又瘦的中年男人,正优哉游哉地仰靠在凉棚下的躺椅上,左手摇着一把蒲扇,右手攥着一瓣西瓜,江风徐徐,秋日暖暖,慵懒悠闲,好生惬意。
除他之外,凉棚下还站着两个人,分别是一老一少。
年长者是一位银发苍苍,七旬有余的老妪。
年少者是个三五岁大的孩童,但其相貌却与寻常孩童略有不同。虽是一脸稚气,但却皱纹横生,五官沧桑。
此时,老妪似乎在向躺椅上的男人诉些什么,横眉冷目,模样颇为恼怒。孩童则双手死死攥着老妪的衣角,怯生生地躲在后面,眼中充满惶恐。
反观躺椅上的男人,却是对老妪的“训斥”充耳不闻,不为所动。仍自顾自地闭目假寐,眉宇间流露着一抹不耐之意。
“那人便是钱氏兄弟中的哥哥,钱龙。他还有个弟弟钱虎,眼下不在渡口,八成是出船了。”潘雨音解释道。
“钱大哥?”
眼前的情形,令常无悔大感疑惑,随之快步上前,向躺椅上的中年男人问道:“你们这是唱的哪儿一出?”
钱龙眉梢一抖,随之睁开双眼,朝常无悔咧嘴苦笑道:“常兄弟,真是一言难尽啊!”
“这……”
钱龙伸手一指老妪二人,道:“刚刚他们来到渡口,我问他们是游湖?还是过江?却不料,他们竟想去什么绝情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