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马万年接过话茬说道:“不是我们不说话,而是不知道该说什麽。”
“那两位先表个态。”
秦翼明立刻说道:“我们支持太子殿下勤王!太子殿下一道令旨,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马万年愣了下,觉得秦翼明疯了。
四川与京师相隔数千里。
他们既不知道京师的局势,也不清楚崇祯的情况。
此时贸然表态支持太子,绝非上策。
如果崇祯什麽事也没有,事後追究起来他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看着马万年询问的眼神,秦翼明朝他点头,示意自己做的没错。
秦翼明之所以表态支持,是因为他想起了崇祯的中旨。
传达旨意的锦衣卫为什麽来的快,走得更快?
因为他们知道,太子的密使就在他们身後。
为了躲避他们,锦衣卫才会如此匆忙。
问题来了...
锦衣卫为什麽要躲太子的人?
就算不愿意相见,也可以在太子的人走後再传达旨意。
他们为什麽非要在太子的人到来之前传达旨意呢?
综合考虑。
中旨上的内容就是针对太子的。
中旨让他阳奉阴违,他就阳奉阴违太子。
至於後续的事,以後再说。
马万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跟着表了态。
密使很满意,交代了一些事後起身告辞。
临走前,马万年问:“什麽时候起兵勤王?”
“长则三五月,短则两三月。”
“如果太子让我们跟着起兵勤王,粮草怎麽办?总不能饿着肚子出兵吧?”
“放心,会安排的。”
密使走後,马万年迫不及待地问秦翼明:“咱们真要跟着太子起兵勤王啊?”
秦翼明回答:“当然不能。”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
“都是骗人的。”
“你骗了太子,事後就不怕被报复吗?”
“不怕,咱们有陛下的中旨。”
“你的意思是...中旨是针对太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