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时已经在心中打定了主意。
建奴上次入关劫掠是七年前的事。
阿济格和遏必隆死後尸体被草草埋入了地下。
七年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些人的尸体早就变成了一堆骨头。
既然是骨头,也就无法辨别真伪。
那麽他就可以随便找一些骨头去骗建奴。
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
想到这,他嘴角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笑意。
看着嘴角带笑的谢三宾,崇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轻咳一声:“谢尚书?”
“臣在。”
“货币改制的事进展如何?这项国策已经执行了数年时间,也该有所成果了吧?”
崇祯不问倒还好,问完之後谢三宾脑瓜子嗡嗡直响。
怕什麽来什麽。
据他所知,货币改制在普通百姓身上并没有遇到阻力。
甚至普通商人和地主也非常支持这项政策。
不是他们通情达理,而是政策使然。
在朝廷层面,货币改制属於自愿行为。
不强制推行。
手里有银子的,可以换成大明圆宝,也可以不换。
但是到了地方官员这里,自愿就变成了强制。
为什麽会变成这样?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上级交给他们的政治任务。
谁完不成任务,谁的能力就有问题。
届时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前途,还会给对手留下把柄。
至於会不会影响大明,他们就不管了。
为了能让自己完成任务,他们会强迫当地百姓把银子换成大明圆宝。
不换?
先威胁,然後打一顿,最後实在不行就随便安排个罪名关起来。
普通百姓根本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
但也有一部分人除外。
士绅!
他们仗着自己或者父辈祖辈曾经是官员的背景,联合一部分商人共同抵制国策。
面对这些人,地方官员不敢强制推行货币改制。
这和摊派徭役一样。
他们只会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