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是从哪来的,因为县衙并没有接到相关文书,但是没人怀疑对方会不会是贼寇。
别开玩笑了,要是贼寇都这水平,他们还是趁早投降的好。
县尉受命,带着一帮捕快来到城外,率先对王进拱手道。
“在下华阴县县尉,不知将军是哪府人马?可有文书?”
宋朝虽然文强武弱,可也得看对象,区区县尉不过是从九品的地方秩官,权利真不大,那敢冒然得罪有实权的武将。
“少华山王进,李忠,率三百精兵应邀而来,这是相关文书。”王进让人将文书送到表情已经变得相当精彩的县尉手中。
震惊,恐惧,好奇,不安,茫然,种种情绪让县尉不知该作何反应,本能的接过文书,打开一看,这规格,这文笔,这印记.放下文书,抬头看向威风凛凛的王进,还有兵甲整齐旗号鲜明的数百精兵,县尉简直如在梦中,反复看了数遍,上面依然是以少华山名义下的文书,而不是府衙。
越是体制内的,越是明白这份文书的份量,因为太像真的了,真的让人头皮发麻,加上这数百精兵,县尉整个人都麻了,于是赶忙甩锅,让王进稍等,他回去禀告县令大人。
当县令知道这件事的时候,那还顾得上县尉甩锅的行为,赶忙让人取来范文。
不论是朝廷还是府衙,下达的文书都是有范文可查的,甚至还有印章与暗记,就是提防有人作假。
你要随便找个先生,再拿萝卜刻个章,保证被人一眼识破。
那朝那代在这方面都是非常严格的,就算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若是不入官场,对此也是不知。
反复对照数次,除了府衙换成少华山,官印变成少华山印,这文书与范文简直一模一样,这下县令也麻了。
若是真的,简直儿戏,可若是假的,就有点太吓人了。
实际上不论是县令还是县尉都很清楚,这不可能是真的,可假的更要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整套文书除了格式,诸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