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和三年,任命宇文宪为大司马,兼任小冢宰,仍担任雍州牧。”
“天和四年,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强盗杀死孔城防主能奔达,据城响应齐军。”
“诏命宇文宪与柱国李穆率兵从宜阳出发,修筑崇德等五城,切断齐军运粮通道。”
“北齐将领斛律光率军四万,在洛水以南筑起营垒。”
“天和五年,宇文宪涉过洛水进攻齐军,斛律光逃走。”
“宇文宪追击到安业,多次交战后才回来。”
“同年,斛律光又率大军在汾水北岸修城,向西直到龙门。”
“天和六年,派宇文宪率兵二万,从龙门出发。”
“北齐将领新蔡王王康德由于宇文宪兵到,连夜率军悄悄逃跑。”
“宇文宪于是向西返回。又掘开汾水,使河水向南淹没齐军营垒,率军重新进入北齐境内。”
“齐人以为宇文宪难以深入,就放松了边防戒备。”
“宇文宪于是渡过黄河,进攻伏龙等四城,两天内全部占领。”
“又攻克张壁,缴获其军用物资,将城垒平掉。”
“当时斛律光在华谷,无法救援,就向北攻占姚襄城。”
“这时汾州已久被围困,运粮通道被截断。宇文宪派柱国宇文盛运粟接济。”
陆游:宇文宪自己经过两乳谷,袭击北齐的柏社城,将其占领,又向姚襄推进。
齐人据城死守。宇文宪令柱国、谭公宇文会修建石殿城,作为汾州后援。
北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率大军抵达,宇文宪命令将士结阵以待。
大将军韩欢被齐人偷袭,部属奔逃,宇文宪亲自督战,齐军稍退。
天色已晚,双方各自收兵。
宇文护被处死以后,武帝宇文邕召宇文宪入朝,宇文宪免冠请罪。
诏命宇文宪前往宇文护宅第,收缴兵符、文书等物。随即任命宇文宪为大冢宰。
这时武帝已经处死宇文护等人,亲理朝政,打算整顿政治,统一刑令,即便牵涉到宗室中人,也不加以宽容。
宇文宪原来被宇文护所重用,从天和年间以后,威势渐大。
宇文护欲有所言,大多令宇文宪上奏。
皇帝有允许的,也有不同意的,宇文宪担心皇帝同丞相之间互相猜忌,每次都是委婉地说清意思。
武帝也知道他的用心,所以得以免祸。
可是仍然因为他威名太大,始终放心不下,虽然遥授冢宰之职,实际上夺去了他的权力。
开府裴文举,是宇文宪的侍读,武帝经常驾临内殿,接见裴文举。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