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但慢慢进军就是见死不救,坚守八个月的虎牢关被北魏大军攻破,毛德祖被俘。
当然这也是檀道济故意的,当初灭后秦的时候,是王镇恶违命先攻下长安,抢了京口一系的头功。
而毛德祖就是王镇恶的部下,在毛德祖坚守虎牢关的时候。
不仅没有得到建康丝毫的援助,甚至檀道济在虎牢关告急五个月后才出兵救援。
但救援的却是山东而不是虎牢关,因为只有山东告急才能营造出檀道济在虎牢关告急五个月后才出兵救援。
果然活生生地拖死毛德祖,虎牢关被破后,整个河南彻底落入北魏之手,也让刘裕北伐的成果在一年内丢了个干净。
当然并不是贬低檀道济的能力,只是檀道济在刘裕时期绝对算不算第一流的将领。
不过他很幸运,跟随刘裕北伐的一批名将都扎堆的死在了义熙年间。
刘道规、王镇恶、朱龄石、傅弘之、蒯恩、孟怀玉、刘怀肃、孙处这些人都没能活到刘裕称帝。
将星凋零的情况下檀道济就成为挑大梁的人,只不过后面也没挑起来罢了。
不过刘裕对檀道济还是非常看重,一方面北伐确实立下了功劳,一方面是跟随他的北府兵集团的宿将,值得信任。
因此很早就安排他担任自己世子刘义符的府佐,让他成为刘义符的强援。
刘义符开征虏将军府,檀道济担任司马、临淮太守;刘义符担任豫州刺史,转西中郎将,檀道济担任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同年三月,刘义符担任徐、兖二州刺史,檀道济担任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
同年八月,刘裕北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事,檀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后加征虏将军;
刘义符为宋国世子,檀道济担任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
刘裕病逝前,将北府兵集团一分为二,以彭城王刘义康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
命檀道济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这次调整后,檀道济实际上成为了北府兵集团的领袖人物。
可以说檀道济完全是刘裕给刘义符安排的心腹重臣,让他和太子深度绑定,让他成为京口系下一代的军事主官。
刘裕去世前也将檀道济安排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让他驻守京口,就是怕刘义符出事,让他可以快速勤王。(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