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曹爽征辟一事,司马师对他有意拉拢。”
“阮籍在这种政治压力之下,只能出仕成为司马师的从事中郎。”
李白:人到中年,再看阮籍,理解了他,不得不低头。
阮籍的出身门第,其实要比嵇康高多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宠遇,又是因为阮瑀是曹魏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拜著名大文豪蔡邕为师,文章当然是文采粲然的。
曹操害头痛病,正好阮瑀的文章呈上来了,曹操看了就不头痛了。
阮瑀这么大的才气,当然也有文人的狂傲脾气。
江湖上流传阮瑀出道的故事是,先是曹洪看上他的才气,要他出来给自己做文秘,阮瑀不干,曹操请他才来。
但阮瑀出山以后,对曹操仍是傲慢无礼。
曹操很生气,正好赶上召开攻克长安庆功大会。
曹操故意侮辱阮瑀,把他安排到了歌舞伎的席位上,让他奏乐。
阮瑀善音乐,一边弹琴一边唱。
士为知己者死啊,女为悦己者容。
君臣恩德如果畅达,谁又能够离间得了呐?
词、曲俱绝,满场叹为观止,曹操大悦。
仔细玩味这段词曲的意味,柔中带刚,刚中带柔,但毕竟是妥协了。
这段曲子的意味,已经为日后阮籍行为艺术中的分寸感定下了调子。
作为竹林七贤里的两大精神支柱之一,阮籍比嵇康大14岁。
当然也是一样的高大英俊,也一身英雄气。
气质也好,学问也好,也是一样的爱耍酷。
还有一点与嵇康一样,据说阮籍也是本有政治抱负的。
阮籍曾经去看楚汉战争的现场,感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但是考虑到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存者。
所以刻意以醉酒佯狂,逃避遁世,以老庄为精神寄托。
连刘项都不放在眼里,阮籍这个气势,真是要日破天了。
历朝历代,所有的大政治家,哪个不是经历九死一生?真性情的人,面对自己的所好,是不怕死的,不计较个人安危的。
所以,不论是嵇康还是阮籍。
本性上并不是从政的乐之者、安之者,而只是好之者而已。
其真正的兴趣点,安顿之处,本来就不在政治上。
“嘉平六年,司马氏废齐王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