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78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

第478章 唐宋八大家苏辙

p;  “吕惠卿攀附王安石,苏辙和他讨论事情的时候,双方观点多有矛盾之处。”

    “王安石制定《青苗法》,与苏辙讨论商议,并告诉苏辙,此法如有弊端,直接告知不用怀疑。”

    “苏辙认为,用钱贷给老百姓,收取二分的利息,本来是用来救济老百姓的,并不是谋利。”

    “但是在借钱和收钱之间,就会有官吏借机谋求私利。”

    “即便是有法律也不能禁止,钱到老百姓手中。”

    “即使是良民也不免随意使用,到了还钱的时候。”

    “即使是富人也不免会逾期,这样的话,恐怕必须得用鞭催促百姓,那么州县之事就会不胜其烦了。”

    “苏辙认为可以学习唐代刘晏的办法,米价便宜的时候官府购买大米,等到米家高昂的时候又将储存的大米低价售出。”

    “这样就不会存在米价异常波动的弊病,即用常平法即可。”

    辛弃疾:名气不如大哥的苏辙,或许比苏轼的结局好很多。

    提起苏辙,他的标签仿佛只是苏轼的弟弟。

    话说俩兄弟小时候,他们的老爹正是发奋读书的时候,然后屡次科考屡次不中。

    后来老爹一怒之下决定不再参加科考,而是在家读书,并且亲自教导两个孩子。

    兄弟俩从小就感情特别好,虽然他们都聪颖好学,但是性格却截然相反。

    哥哥苏轼性情张扬,弟弟却沉稳内敛。

    老爹自是最了解两个儿子的,于是给他们的起的名字也特别有讲究。

    老爹为两个儿子操碎了心,那位哥哥日后果然是因太过张扬一连被贬。

    如果不是靠着骨子里里那点乐天派的血液,很可能就撑不过去了。

    反观弟弟,谨遵父亲教诲,一心朴实地为朝廷为民谋福利,踏实沉稳,但是这可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主张。

    相反,苏辙是属于那种地雷式的人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科考第二年,兄弟二人参加的朝廷制科考试中。

    要说这制科考试,它和普通的科举考试可不一样。

    制科考试是朝廷专门为选拔特殊人才举办的考试,并且由皇帝亲任主考官出题。

    那含金量是相当高了,自然难度也是相当大了。

    这么重要的考试,说巧不巧的在考试前夕。

    苏辙偏偏病了,要是因为这个错过考试日期真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幸好有人家宰相韩琦给罩着,居然建议皇帝把考试日期延后。

    不久,考试结果出来了,哥哥苏轼荣获三等,苏辙荣获四等。

    谁能想到,苏辙在考卷中能把皇帝骂个体无完肤!他以历史上臭名昭著的6位昏君为喻,指出宋仁宗年纪大了,开始懒惰怠政啦。

    什么后宫太多,贪恋女色,什么滥用民财,总之就是执政能力太差。

    这颗雷一扔出去,可给这帮老臣惊够呛。

    另一名考官范镇认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长青仙尊敲木鱼加功德,我许仙法力无边复山河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烛龙以左诸天修仙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