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生涯并不好过。
但是柳如意不甘沉沦,心志高洁的她厌倦了青楼中庸俗不堪的强颜欢笑。
她决定为自己另觅一条出路,那就是找一个如意郎君走从良之路。
众所周知这条路异常艰辛,柳如是却毅然飞蛾扑火般奔赴了。
“每一个世间女子,都期望邂逅一段美丽的爱情,对于柳如是这样身份的女子更是如此。”
“但岁月凉薄,对待柳如是这样的多情女子往往很吝啬。”
“每一次让柳如是看到爱情的希望,又让她最终失落而归。”
“但这个性格倔强坚毅的女子,却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渴望。”
“当时士大夫中间悄然兴起的东林党人,是当时社会上谋求改革的新兴力量。”
“之后,这些人又创立复社。”
“柳如是与这些人来往密切,并与这些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些正直人士的感召下,柳如是关心国家时政、向他们学习。”
“每每有争议之时,柳如是打破传统女子的束缚。”
“大胆与各位师友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和犀利的言论经常得到这些人的喝彩。”
“在这些士子中,有一位叫李待问的才子。”
“两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情投意合。”
“此人文章及书法都是非常厉害的,世人评价其书法下笔颇有晋唐的神韵。”
“在二人的交往过程中,柳如是的诗歌和书法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但在功名面前爱情是微不足道的,两人因此分手。”
“之后,柳如是邂逅了世代书香门第的宋征舆。”
“但门第的悬殊,像柳如是这样的女子。”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宋母接受,二人短暂的爱情在宋家的极力反对声中结束。”
“另一段爱情是与叫陈子龙的才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人郎情妾意。”
“此人学问渊博,作品充满忧愤沉痛,音调铿锵、振奋人心。”
“在甜蜜的爱情滋润的同时,陈子龙协助柳如是完成此生最伟大的杰作,编撰诗集《戊寅草》。”
“陈子龙并亲自为诗集作序,表达了对柳如是独立人格的赞赏。”
“该诗作在当时流传甚广,通过这本诗作,能有幸目睹这位才女的倾世之作。”
“但是,陈子龙在大明王朝覆灭之时,却以身殉国,一段美好的爱情最后无疾而终。”
“在美好的爱情来临时,坦然接受。”
“当它逝去时,坦然面对。”
“这是一种豁达,一种淡然与洒脱,是独立人格的体现。”
“只有保持独立人格的女子,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爱情到来坦然接受,当爱情逝去,也不过度留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