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既然蒋介石没有那个能力,那就不要怪他反水了。
“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总司令此时离开一下也好。”
“结果李宗仁、白崇禧阴阳怪气,公开顶撞。”
“宣布免去蒋介石的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并下令讨伐。”
“同一个月,武汉国民政府也制定了北伐河南的方案。”
“很快,唐生智就在武汉扬言要东征南京。”
“汪精卫听说李宗仁要整自己,立马开溜,跑到武汉召开会议。”
“5月,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各率一支人马北伐,成功拿下交通枢纽徐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是他们老百姓此刻最大的感受,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然而,就在南京、武汉各自北伐期间,蒋介石在南京悄悄出手了。”
“可会议结束后,众人却面面相觑,决议是通过了,但要怎么执行呢?”
“孙传芳见蒋介石孤军深入,后路空虚,逮住机会派兵迂回攻击,竟然反包围了北伐军。”
“但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几十万大军每天的军饷开支就不是小数目,你桂系能搞来钱吗?”
奉系军阀的威胁还在,就迫不及待的内讧争权夺利,他怎么看都有些愚蠢。
“这个时候要想保住南京,只能依靠蒋介石的黄埔系。”
嬴政:这都还没有打下天下就起内讧,要不是最后还算理智,说不定一片大好形势将化为乌有。
一旦他打败了奉军,凭借这功绩定然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威望,借此可以压蒋介石一头。
不过好在国民党内部有明事理之人,知道要搁置矛盾,先北伐消灭奉系军阀再说。
他不过是打了几场败仗,就引来其他将领的口诛笔伐,迫不及待的要把他赶下台。
“就这样,北伐军溃逃六百余里,直接从徐州退过了长江。”
“如果何应钦说句话,我何至于下台。”
“当天夜里,孙传芳会和张宗昌倾全力反攻,打穿了北伐军防线。”
“然而何应钦在关键时刻装傻充愣,一言不发。”
自从北伐战争开始,其他几军都有亮眼的表现,可蒋介石接连吃了败仗。
他自然明白大敌当前,不应该内讧,公然对抗蒋介石的权威。
“蒋介石众叛亲离,终于感受到什么叫透心凉,心飞扬。”
“李宗仁负责武汉那边,与汪精卫达成谅解。”
“而北伐军中有很多军官是富农或地主出身,人家在前线打仗,工农却在后方把土地给分了,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他算是看清楚了,蒋介石的能力完全不足以领导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唐生智出面组建北伐军,并派人联络冯玉祥和阎锡山,夹击河南的奉军。”
好不容易军阀混乱快要结束了,他们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民国时期的武汉虽然也是商业重镇,但与上海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为了对付张作霖的奉军,他特意联系冯玉祥和阎锡山,力求三面夹击消灭奉军。
考虑到这种情况,他们不担忧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呢?国民党内讧了。”
如此一来,肯定可以极大的增加他打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可能,从而成为革命军唯一的话事人。
“于是,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继续维持了对峙局面。”
“见识了蒋介石的金融炸弹威力后,冯玉祥立即倒戈,以每月两百万银元的代价抛弃了武汉政府,奉南京政府为正统。”
“去南京可以,但蒋介石必须走,我跟谁共事也不想跟他共事。”
他为了党国北伐而努力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