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仆的赵素灵便大步走进了乾坤殿,施礼后道:“回陛下!老祖闭关结束,听闻陛下想要见他十分欣喜。”
“他整日流连勾栏妓院,吟诗作对,而且传闻和江湖内数个知名女侠都有点关系,实在是个妙人儿。”
郑毅继续问道:“第二问,你三人,可下田种过地?”
“主要修行功法,还是《百战血煞刀》,是军方下发的简易版本。”
“这群人因为在军中已经待了许多年,是以很擅长军阵厮杀,也许是想靠着这个机会重新翻身吧。”
五千余名参与恩科的举人,通过考试成为贡士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放榜那天,整个京城都因为此事热闹无比。
贤王爷说到这里的时候,郑毅也想起了什么。
贫寒百姓想要活着,都十分艰难了,更何况读书科举?
此时他的案板上,放置着十余张试卷。
又看了几份卷子,郑毅当即开口道:“宣崔夏昭、李子阳、王安世觐见!”
其中数人的名字,已经被郑毅记住。
“怎么可能!”
“此人修炼功法很杂,什么五虎断门刀、披挂刀法、金刚掌、铁布衫都曾经练过。”
世家子弟有,寒门子弟也有。
崔夏昭迟疑了一下,这些情况他根本没接触过,只能是沉默。
郑毅点头道:“问策已过,你等三人退下吧。”
崔夏昭,又是清河崔家之人。
郑毅出的题很简单,两个字“安民”。
“臣若是年轻个二十岁,一定要和此人喝上几杯,哈哈哈……”
“哈哈哈!我中了!我中了!”
“待陛下登基大赦天下之后,此人便寻回京城,四年内总共对杨玄素发动了七次刺杀!”
李子阳道:“陛下,学生家在陇西,不过自幼却是在京城长大。”
而此时,刘承恩却突然禀报,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求见。
很快,殿试结束,诸多考生离殿休息。
“名门正派吗……”
“比如说禁军,因为和谋逆之罪人走的有些近,经过筛查后并未有嫌疑从而放出去的人。”
翻卷了几张后,迅速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试卷。
“学生崔夏昭/李子阳/王安世见过陛下!”
“第三人,田亦光。”
此次科举,确实出了不少人才。
三天后,考试结束。
“价钱多少,还不是他们说的算?”
“看来,是想继承她父亲的衣钵?”
“第一问,尔三人可知当地一斤麦子,是何价格?”
“这些人,根本无法被称为武者。”
“这群人,是我朝廷可以大力拉拢的人。”
旁边的崔夏昭下意识问道:“麦子既然这>> --